多少头牛,总重多少,牛场有多少设备,多少草料。
等等,等等,十分的详尽。
田建明这次也很有诚意,投喂设备之类的直接白送。
交易的重点还是牛场里的牛和剩余的材料。
目前还剩下106头牛,总重63600斤。
草料按照目前的市场价折算,还剩下约28万左右。
在面对自己的合作伙伴的时候,姜涛表述了自己对牛市的看好和决心。
但在面对田建明的时候则是完全相反。
说的净是一些往他心口捅刀子的话。
国内牛价从23年开始触底,一直等到了25年也没等来价格反弹。
等来的却是国内的进口牛肉一年比一年多,不断的压缩国产牛肉的市场。
国外如老美、老巴、老墨等国家,地广人稀,拥有天然的草场和大规模的饲养环境。
再加上国外畜牧业已经实现了规模化、机械化和智能化。
从养殖到分割再到加工,大部分环节都由机器完成。
相比之下,国内的养殖产业还处于高度零散状态。
无论是饲养成本还是人工成本都要高的多。
哪怕进口牛肉加了一层关税都比国内的牛肉更便宜。
24年国内进口了约274万吨牛肉,对于国内肉牛养殖户的冲击力可想而知。
国内的肉牛养殖业,恐怕是再难恢复往日的辉煌了。
以后个人养殖户会越来越少,逐渐规模化,现代化将是一个大的趋势。
就像某个互联网大厂的现代化养猪场。
只需要几名员工,就能养几千头猪。
极大的节省了人工成本,实现了降本增效。
总而言之,在姜涛看来,这个行业的发展前景十分有限。
他投不投资也在模棱两可之间。
价格合适就投,不合适就算了。
最终,经过一番讨价还价。
姜涛成功以13元/斤的价格和田建明达成了合作意向。
106头牛,总重63600斤,总价值826800元。
再加上28万的饲料费。
牛场的几个工人,姜涛照单全收,继续雇佣。
牛场占地给村里农户的赔偿,以后也是由姜涛来赔偿。
总共1106800元的款项,姜涛分三个月,三次结清。
第一次50万,第二次40万,第三次结清尾款。
明天田建明会找人起草正式合同。
签完合同,第一笔款项支付后,姜涛就可以接手牛场的运营了。
“田总,预祝咱们合作愉快。”
“合作愉快!”
生意谈成,姜涛和田建明相互握手后起身告别。
田建明一直把两人送到了自家大门口,看着两人上了一辆京牌的奔驰gls。
“二哥,谈的怎么样?”
司机小冰一脸关心的询问一下投资项目的进展情况。
姜涛笑道:“成功拿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