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直接开车来到了潘家园古玩街附近。
先把车停到了一处露天停车场,然后步行来到古玩街。
照例是先在古玩街走马观花一般闲逛一会儿。
其目的自然是为了增加一些触发古玩方面情报的概率。
闲逛途中,即便是看到有专门收石头的,姜涛也懒得进去。
闲逛到下午3点左右。
姜涛感觉差不多了。
这才熟门熟路的找到了老熟人张博的店里。
“哟!姜哥!快请坐快请坐,我给您倒茶!”
张博看到姜涛后,满脸带笑邀请他落座,并殷切地给他端茶倒水,那叫一个客气。
“张博,我从朋友哪儿又弄到一块儿石头,你们这边收不收?”
姜涛也不跟张博废话。
直接一伸手就从兜里掏出了那枚长得跟土豆似的寿山田黄石原料。
“石头?姜哥您涉猎的挺广呀。”
“但这次您真的触及到我的知识盲区了。”
“我对石头方面还真没啥了解。”
张博看到姜涛随手从兜里掏出来的寿山田黄石原料后笑着承认自己并不懂行。
这也没什么不好意思的。
他们店里主营的业务也不包括这些奇石类。
就在姜涛还以为自己要另寻门路的时候,张博又补充说道:
“不过姜哥,我爸懂这个,我打给我爸,给他老人家瞧瞧。”
“行,你打吧,价格合适就在你们家出了,我也懒得再去别人家磨牙了。”
姜涛笑着点头,对于那位素未谋面的张博他爸,他还是挺佩服的。
别人收古董,恨不得拿显微镜看半天,又是碳14检测什么的,那叫一个小心翼翼,生怕翻车。
张博他爸却是人来都不用露面。
不管是几万的,十几万的,甚至是几百万的东西。
只需要打视频看看就敢直接收。
技高人胆大,说的大概就是张博他爸这种人了。
姜涛从和张博的聊天中得知。
他爸也就是在二十多岁跟着他爷爷刚入行不久的时候收货打过一次眼,赔了十几万。
从那以后,张博他爸知耻后勇,努力恶补各种古玩古董方面的知识,练就了一双火眼金睛。
嘟嘟嘟——
张博电话拨出去十几秒钟后接通。
手机屏幕上画面一闪出现一个穿着军大衣,戴着一顶大棉帽子正在冰面上钓鱼的张龙。
“爸,姜哥今天又带来一块儿石头,您看咱家收不收?”
张博一边说着,将手机的摄像头对准姜涛带来的石头展示一下。
“哟!竟然是块儿寿山田黄石带原皮的原料,个头也不小,能做个大印。”
张龙看到石头的瞬间就叫出了他的来历,涉猎之广泛,眼光之独到,不佩服不行。
“儿子你拿强光手电给我打一下,我看看里面什么个情况。”
张博听到老爸的话后从茶几上的抽屉里拿出一支强光手电开始给姜涛带来的那块儿寿山田黄石原料打光。
“成色还不错,小姜你也在旁边听着呢,我就不跟你兜圈子了。”
“我这边最多可以给你18万,你觉得这价格行,我就收了。”
“觉得不合适,你可以再去市场上转转。”
“但我估计你也找不到出价更高的了。”
电话那头,张龙验证过石头的品质后,也给出了自己的意向价格。
“18万……”
姜涛听完张龙一番话后眼睛微眯,脑海中cpu飞快旋转,考虑着自己的得失。
虽然统子哥提供的情报当中说这块儿寿山田黄石原料最多可以卖到19万。
但自己一个散户,又岂是那么容易就能找到那位肯出价19万的买家?
虽然张博他爸给的价格比统子哥估算的价格低了1万,但也不是不能接受。
再者说,人家开门营业干这一行的,总得有利可图才会出手。
“行!都是老相识了,张老板开出这个价格了,我自然给您一个面子。”
姜涛也借坡下驴,笑着答应了张龙的报价。
他一分钱没花白捡的东西,卖多少就是赚多少,不存在亏钱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