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绣前程”包间内灯火辉煌,气氛热烈。
巨大的水晶吊灯将室内映照得如同白昼。
光可鉴人的红木圆桌上,已经摆满了各式精致的冷盘和开胃小菜。
空气中弥漫着美食的香气和高级烟酒的醇厚味道。
姜涛作为东道主,自然坐在主位。
他今天穿的是徐莉给他买的一身亚麻灰休闲西装。
一套衣服下来花了徐莉3万多块钱。
配合上姜涛现如今那从容淡定的气质,以及财大气粗的实力。
姜新国几人感觉姜涛整个人隐隐散发着一股贵气!
几人坐在了自己平生第一次踏入的豪华场所,
姿态多少还有些拘谨,眼神中充满了新奇与局促。
不断投向姜涛的目光里,也蕴含着近乎炽热的敬佩与讨好。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
几杯茅台下肚,席间的气氛更加活络起来。
姜新国满脸红光,再次举起酒杯,声音因为激动而有些发颤:
“姜总!这杯酒,我代表咱们姜家庄村委会,也代表咱们全村的老少爷们儿,再敬你一杯!”
“你是不知道,现在村里谁提起你姜涛,不得竖起个大拇哥?说你是咱们姜家庄飞出去的金龙!”
姜文海赶紧跟着端起酒杯,笑呵呵地附和道:
“是啊姜总!你是真给咱们老姜家长脸啊!在外面开那么大的公司,一天赚的钱,怕是比咱们全县不少厂子一年赚的都多!了不得!真了不得!我活了大半辈子,就没见过比你还出息的年轻人!”
姜三平是个黑壮的汉子,说话更直接,他咂咂嘴,看着满桌他很多叫不上名字的珍馐美味,感慨道:
“这会儿咱村几十个村民都靠着姜总您养活,大伙儿心里都念您的好。”
妇女主任乔二丽也笑着附和,语气带着妇女特有的夸张和真诚:
“姜总现在可不止在在咱姜家庄出名,就算在咱们平县也是一号传奇人物了!”
“姜总这会儿可是有着上千万粉丝的大网红了!”
“咱平县总共也不过才四五十万人,还不到姜总粉丝的零头呢!”
“我家姑娘天天拿着手机看姜总视频,天天喊着自己是姜总的粉丝,想要让我跟姜总要签名呢。”
众人你一言我一语,各种吹捧和敬佩之词毫不吝啬地抛向姜涛。
他们谈论着姜涛在网络上如何火爆,谈论着他公司如何赚钱,谈论着他认识了多少了不得的大人物。
这些话语虽然直白,甚至有些夸大,但其中蕴含的情绪价值却是实实在在的。
“哈哈哈,各位太抬举我了,不管将来如何,在咱村,我永远是那个姜家老二。”
姜涛面带微笑,从容地应对着,既不显得过份谦虚虚伪,也没有流露出丝毫得意。
酒酣耳热之际,闲聊的内容自然而然地就从吹捧姜涛的个人成就,转向了村里最近的烦心事儿。
姜新国叹了口气,脸上的笑容淡了些,换上了一副愁容:
“姜总你是自己人,哥也不跟你见外,跟你倒倒苦水。”
“现在咱们村跟全国好多农村一样,留不住年轻人喽!”
“有点力气的,都跑出去打工了,村里就剩下一些老人和在家带孩子的妇女以及儿童。”
“种地这活儿,你小时候也干过,应该知道有多辛苦。”
“老人们年纪大了,真是越来越力不从心了。”
“去年秋收的时候,姜宝文他妈开着电动三轮车收玉米掉进了大沟里,人当场就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