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欢生在一个富裕的家庭之中,妈妈是雷厉风行的总裁,爸爸是公司长袖善舞的公关部部长。
她还有一个大她五岁的哥哥,叫俞越。
俞越小时候被母亲影响,性格冷淡不苟言笑,还没桌子高的时候就已经是个酷哥了。
因而当家里出现了个与他截然相反的,动不动就哭到瘪嘴的妹妹时,他是无措的。
妹妹是小小的软软的,身上是香香的,哭起来却很厉害,嘴巴张成句号,圆圆大大的眼睛湿湿的,还要委屈的背过身去把自己藏起来不给人看。
俞越无师自通的学会了戳她的脸颊肉。
戳着戳着,她的注意力就被吸引了过来,忘记了哭。她伸手抓,俞越就把自己的手给她玩。
大概是从那时候起,俞越就学会了怎么哄妹妹。
往后许多年,一直是这样。
俞欢小时候,还能和别的小朋友一块去上学的时候,家里人就叮嘱她,学习不重要,成绩不重要,什么都不重要,只有她的身体和开心最重要。
学习和作业对她来说,是有点枯燥的事,于是她在班里交了许多的好朋友。不爱学习的坏习惯,大概就是这时候养成的。
因为性格好人缘好,她在学校里很受欢迎。
每次分配座位,带领他们的老师都会收到一堆想要和俞欢小朋友坐在一块的小纸条。
只是后来,她总是跑着跑着就摔倒,又或者上着课突然睡过去,有一回下巴都磕青了,家里人就不敢再让她去学校了。
他们可以给她请家庭教师,也可以凭借家产养她衣食无忧一辈子,可总得需要一个理由,一个要说给她的理由。
最后,俞越弯腰告诉妹妹,说学校的教学楼太旧了,需要维修,所有的小朋友都放假了。
一个放在大人眼里,一戳就破的理由。
只是那时候,她还以为世界上只有这一个小学。
她虽然交到了许多好朋友,可也会对课堂上老师的批评教育犯怵,听见这样的消息,还高兴了一会。
后来长期在家庭和医院里往返,又意外看见曾经班上的好朋友涟涟依旧背着书包去上学,她才恍然发觉自己好像是不一样的。
哥哥骗她。
可是哥哥痛苦的神情,让她明白,他也不想这样,他甚至比她更难过。
于是没有得到回答,她也没有哭,只是把脸贴在哥哥的肩膀上。
兄妹二人靠在一起,像是互为支撑的桥与墩。
“醒了,真的醒了。”激动到哽咽的嗓音里,俞欢睁开了眼。
母亲,父亲,哥哥全都围绕在病床边,一双双眼睛关切的看着她,颤抖的声音里传递着经久的想念。
见多识广的医生见了这场面,都有些紧张起来。所幸一切检查数据都显示良好,用不了多久就可以出院了。
俞父俞母情不自禁向医生道谢的时候,医生也被带的生出了不少的感触,忍不住点头说:“你们呀也总算是熬过来了,真是不容易,好日子都在后面呢。”
是啊,好日子都在后面呢。
俞欢在床上躺了太久,身体瘦的厉害。俞父心疼的不行,每天都亲自做饭带过来。俞母吃饭比较挑,他从前专门学过厨艺,做出来的饭菜味道很不错。
外公外婆爷爷奶奶还有七大姑八大姨听说了消息,第二天就都来探望了,乌泱泱的人挤满了病房。
各个带着礼物,更亲近些的老人家还亲自做了她喜欢吃的菜。
一时间,好吃的多到简直吃不完。
因为她多吃了两口,老人家就上了心,每天都要做了饭送过来。
俞欢的恢复过程很顺利,胳膊腿上渐渐的也多了软肉。
观察期过了,家人就在医生的建议下办理了出院手续,人还没回去,专业的康复师就已经到家了。
出院那天,天气晴朗,温度不冷不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