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任:贵由。
第四任:蒙哥。
深受蒙古帝国迫害的汉人百姓们眼底闪过一抹猩红。
不用介绍!!!
都是熟人!!!
【忽必烈同时也是元朝的第一任皇帝】
【他在1279年南下灭宋,统一全国】
【忽必烈在前期相当信任并且重用汉臣】
【当他重用的汉臣王文统参与叛乱之后,忽必烈开始重用蒙古贵族和色目人】
【忽必烈自身上位比较复杂凶险,所以他很早便定下太子真金为下一任储君】
【并在真金幼年的时候,为其安排了许多儒学大师做老师】
【而汉臣为了与蒙古贵族和色目人对抗,也大力扶持真金】
此时,视频底下弹幕也开始飘了起来。
“啊,太子真金学儒学,我们有救了。”
“儒学教他啊,那元朝完了。”
……
春秋战国位面。
孔子看着天幕上一闪而过的弹幕,心中泛起层层涟漪。
“老夫怎么从弹幕里读出了一丝的讽刺意味呢。”
颜回嘴角抽了抽,想起了衍圣公世修降表,心里闪过一丝动摇。
“夫子,那不是你的错觉。”
“那条弹幕是真的在讽刺。”
孔子:“……”
……
【汉臣的希望落空了,太子真金英年早逝】
弹幕:
“朱标和他有点相似,都拿着开国太子的剧本,嘎了。”
“凡是被寄予厚望的太子,基本都会英年早逝。”
扶苏:“……”
刘据:“……”
李承乾:“……”
朱标:“……”
……
【忽必烈在伤心之余,改立真金的儿子为储君】
……
大唐位面。
“嗯?”
李世民挑了挑眉,这一幕怎么似曾相识。
“忽必烈这一手,和朱元璋做法如出一辙。”
“朱元璋也是,儿子死了,改立孙子。”
“就是不知道,真金的儿子会不会有削藩、奉天靖难那一出?”
……
【也就是铁穆耳为元朝第二任皇帝】
【铁穆耳上位后叫停了对樱花国和安南的征战】
【继续推行汉化政策的同时轻徭薄赋】
弹幕:
“混账,你为什么叫停对樱花国的战争?”
“太可惜了,没能征服小日子。”
满屏开始飘起了“你好糊涂”的弹幕,看着历朝历代的古人嘴角一抽。
……
大明位面。
朱元璋轻咳两声,难得替元朝解释了一番。
“咱说一句。”
“元朝的战船到了樱花国,但这帮草原人没见过台风。”
“樱花国在海上,易守难攻,军队晕船,又遇上了大风暴。”
“咳咳,不是他们不打,打了,这不遇上大风暴了嘛。”
旁白还在继续。
【他只在位了13年,算得上是守成之君】
【而这位帝王他只有一个儿子,也就是皇太子德寿】
【但德寿比他先死,失去独子的铁穆耳两个月后驾崩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