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教授,魏工程师。”
孟川对他们笑了笑:
“辛苦你们了,基地建得不错。”
“我们只负责科研,其他的可不敢居功。”
林舟连忙摆手,又忍不住补充了一句:
“帮主,林舟和魏萍还是很厉害的,他们上周刚调试好‘生态循环舱’,比设计时的效率还高12%呢!”
战一笑着说道。
生态循环舱主要是为了培育植物的。
他们在青莲堡里构建了一个巨大的透明的大棚。
在里面主要是培育一些适合火星上生长的植物。
也顺便培育一些绿色的蔬菜。
现在在火星上,五十人的蔬菜自由已经可以实现。
“你们都是功臣,人类必将因为你们而伟大,而你们也必将会在人类的史册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孟川对所有人竖起了大拇指。
虽然孟川是主导人。
可孟川只负责出钱。
正在出力的,是在场的每一个人。
人类文明迈出的这一步,是他们用自己的智慧修筑出来的阶梯。
“先别急着说这些。”
战一转移话题道:
“班主一路辛苦了,先去堡垒里歇歇。我让厨房炖了汤——用火星温室种的土豆和蘑菇炖的,绝对热乎。”
“好。”
孟川也不拒绝。
这段时间孟川全靠药物和一些压缩类的食物支撑着。
他是真的很怀念热乎的食物。
一行人立即便是拥护者孟川朝半圆形的堡垒走去。
此刻离得近了,看得更清楚——每个堡垒的入口都有一道银色的门。
门旁边有个小小的显示屏,上面跳动着数字,大概是气压和温度。
堡垒的墙壁上,能看到一些细微的划痕,是被风沙吹的,还有几处贴着“青莲”的标志。
那是用红色的涂料画的,一朵简单的莲花,在赤红的土地上,格外显眼。
“这些堡垒都是联通的,我们目前一共修建了十八个堡垒,每一个堡垒都划分不同的功能区。”
战一主动向孟川介绍道:
“那边三个是住人的,中间那个大的是食堂和会议室,最里面那几个是实验室和仓库。中间的通道能走车,也能走人,有保温和供氧,不用穿防护服也能走。”
战一顿了顿,又笑着补充道:
“本来当初是想建得好看点,弄成房子的模样的。结果工程师说不行——火星风大,半圆形抗风,还省材料。最后就弄成这样了,像个‘土拨鼠洞’。”
孟川在旁边听着,笑笑道:
“实用就行,高楼大厦那玩意儿目前还不适合火星。”
这些堡垒不像地球上的高楼大厦那样精致。
也不像科幻电影里的基地那样酷炫。
它们就那样笨拙地趴在红土地上,带着一股“接地气”的扎实。
不管风沙多大,都能稳稳地立着。
这样就挺好,孟川挺满意的。
走进了堡垒,战一主动上前帮孟川把身上的防护服解开。
不得不说,不穿这些防护服,孟川感觉一阵轻松。
除了重力方面还有些不适应。
但也不像在中转站上那样,完全零重力,没有方位感。
在这里还是可以轻飘飘地站着的。
“呼!终于是有家的感觉了。”
孟川由衷地感慨了一句。
孟川绝对没有任何别的意思。
他只是单纯感觉不穿宇航服,穿着居家的衣服的感觉,和在家一样。
但是这话听在其他人的耳朵里却不一样了。
战一愣了一下,随即眼睛发亮。
“对,就是家。”
战一激动地眼含热泪:
“咱青帮漂泊海外多年,如无根之浮萍。终于在火星,有了我们的自己的家。要是五爷还活着……呜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