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火星工转一圈是六百多天。
“那我如何联系你们?”
孟川追问道。
两年时间,足够孟川好好思考和盘划。
“为了表示我们的‘诚意’,我们会给你们一份‘见面礼’。”
“见面礼?”
孟川愣了一下。
“是的。”对方的声音里带上了一丝不易察觉的“笑意”:
“我们监测到你们的星舰速度太慢。”
话音刚落,控制台旁的舱门突然“嗤”地一声滑开。
孟川的星舰居然被对方轻易就掌控了。
舱门在没有任何操作的情况下,自动打开了。
紧接着,一道柔和的白光从舱外探进来。
一个小小的戒指浮现在孟川的面前。
“这是‘信使级’量子宇宙航船的控制器,它能提供‘最低级’的亚光速航行。”
对方的声音同步响起:
“实物全长7.3米,宽2.1米,仅需1名驾驶员。巡航速度0.1c,紧急状态下可短时间提升至0.15c。但持续时间不超过1小时,会消耗30%储备能源。”
仿佛是生怕孟川不理解。
那声音不断地解释。
简单来说,c就是光速,0.1c就是光速的百分之10。
这个速度已经是相当可以了。
如果地球和火星最近的距离下,从地球到火星只需要30分钟左右。
如果是最远的距离(4亿公里),也只需要3.7小时。
这可比孟川的星舰动辄一个多月要快得多得多了。
这所谓的宇宙航船平时就悬浮在太空之外。
孟川随时都可以控制它出现在自己的面前。
动力核心是‘微型曲率谐振器’。
孟川虽然理解不了什么叫曲率谐振器,但孟川知道这宇宙航船不依赖核聚变提供能量。
而是通过谐振空间粒子自动获取动能。
一次能源储备可支持从地球到火星一次往返。
而蓄能一次需要一个月左右。
“防御和载重呢?”
孟川呼吸有些急促地追问道。
这玩意对他来说简直就是及时雨。
如果用来运输,对火星的改造速度绝对可以加快。
“无主动防御,但机身覆盖‘粒子缓冲层’,可抵御小型陨石撞击,直径不超过1米。但如果你熟练驾驶,可以及时躲避。上面有最先进的雷达预警系统。”
对方的回答很实在:
“载重上限为1吨,除驾驶员外,可额外携带2名成员。我们还在上面模拟了你们的制氧设备进行了改造,你们可以在上面自由呼吸。”
“还有,上面有我们的联系系统,你随时可以呼叫我们。”
孟川越听越是兴奋。
这些参数恰好卡在他的需求上。
无论是紧急传递情报、接送关键人员,还是执行小规模勘探任务,都够用了。
“这见面礼太贵重了……”
孟川声音都无法平静。
“因为你们的‘坦诚’。”
对方笑着说道:
“你没有隐瞒‘氧气依赖’的问题,也没有因为我们的‘技术优势’而卑躬屈膝。这种‘理性且坦诚’的态度,值得我们释放善意。”
孟川沉默了。
他突然意识到,这些“观测者”或许比他想象的更“纯粹”。
他们在意的不是“利益交换”,而是“文明的态度”。
“谢谢。”
孟川认真地说,“这份礼物我们收下了。一年后,我们会给你们一个明确的答复。”
“期待你们的答复。”
对方的声音顿了顿:
“另外,提醒你们一句——你们的通讯信号已经恢复了。你们的同伴……似乎很着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