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民党虽然在我们情报部门的努力下,制定了反共的措施,苏鲁交界地带,也爆发了我们想要的一些裂痕,但是还是没有达到情报部门预期的大规模对峙的状态。”
冈村宁次翻看着多田骏在武汉会战期间,整个华北的战争准备情况。
眉头皱在一起。
严格来说,津浦铁路,胶济铁路的通车,是八路军故意的。
连大本营给济南部队运输的毒气弹,在铁甲列车和两个大队的护送下,也被八路军缴获。
这说明,一旦大战爆发,八路军随时有能力,再次破坏整个胶济铁路。
如果津浦铁路也是这样。
到时候,日军的调度,后勤,又不得不依靠中国破烂的公路交通。
要知道,重建的师团,无论是汽车,还是骡马的数量,已经远不如卢沟桥事变的时候,整合了满蒙派遣军之后,中国派遣军司令部得到了大量骡马资源。
“司令官阁下,大本营的意思,在近期对胶东八路军,展开大范围的围剿?”
多田骏看着沉默的冈村宁次终于开口,郑重的点头。
“趁着他们收获粮食的时候,抽不出足够的人手。要跟皇军对抗,他们所谓的民兵组织,就无法收获粮食,未来就会饿肚子,他们如果不想饿肚子,就必须要去地里收割粮食,也就无法协助八路军对抗皇军。”
在时间节点的选择上,多田骏首先考虑的是毒气弹。
夏季天气炎热,适合毒气弹发挥作用。
虽然八路军缴获了一批毒气弹,也在列车上缴获了一批防毒面具,但是大本营给华北准备的毒气弹数量,要比缴获的多得多。
其次,就是夏收。
“第19,第10师团,第108师团,从青岛北上,第14师团,第7师团,第20师团,从济南出发。第8师团,第23师团,第24师团随时准备渡海。”
9个师团,20万日军。
花费如此巨大的资源,围剿小小的胶东半岛上的一股八路军。
冈村宁次莫名的感觉荒唐。
这计划,就像是一个上等兵制定的。
中国派遣军二十多万军队,却要执行。
“要是八路军撤离了呢?”
“那就杀光这片土地上,所有的中国人!”
“司令官阁下,大本营可否说明,这次战役需要花费多长时间,用多长时间来杀这些中国人,在南京,即便是那样的城市,人口集中,为杀三十万人,我们也用了6个星期。”
是啊,胶东人口分散,数千万人,要是这么杀,得杀到什么时候。
一年,还是两年?
一旦分兵,会不会给八路军可乘之机。
大本营这个作战计划,看似宏伟,其实很草率。
尤其是青岛,济南两个重要的城市,只留下守备队,万一被八路军趁虚而入。
“冈村君,看来让你到北平,是我最正确的决定,有什么想法,但说无妨。”
“司令官阁下,我在华中作战时候,脑子里会经常思索华北的战局,聊城,邯郸之战证明,跟华北八路军作战,我们很容易丧失主动权,八路军想打就打,想走就走。”
多田骏不得不承认,冈村宁次这个说的没错。
“胶东面积相比华北,要小很多,我们可以尝试,在青岛,烟台两个城市作为基地,囤积重兵,逐步以碉堡,战壕为封锁线向半岛腹心推进,稳扎稳打,同时调集大量伪军,伪满军辅助,把整个胶东切割开来,同时辅以烧光,杀光,抢光的三光战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