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起胤祥那些小玩意儿秀玉还是觉得这个更好,毕竟这会子天正热着,这东西好歹也能扇扇风不是。
“福晋,这盒子底下还有一封信呢。”齐嬷嬷不错眼盯着那盒子,也没让它开出朵花来,倒是站在她身边的雨骤看见那盒子底下还有一封信,这才开了口。
还有信合着四贝勒这是“先礼后兵”呢。
行吧,看在他送的东西还算合她心意的份上,他这回要什么,她都能给他备齐了。
秀玉把那信拿出来,一目十行的看了起来。
胤禛第一回给他写信还知道要直奔主题呢,后来次数多了,这信他是想到什么就写什么,要不是篇幅有限,秀玉估摸着他能把这信当成日记来写。
秀玉从这封信里看出了三件事,第一件,四贝勒此行去的地方是扬州,第二件,他现在还剩下几十两碎银子傍身,第三件,他需要一定数量的土豆和番薯。
难怪四贝勒登基后不乐意去南巡,原来是因为他还是皇子的时候这些地方就没少去,秀玉想着。
她记得四贝勒临出门前自个儿可是足足给他备了一千两银子,这才多久,他买什么了,这银子说没就没,难不成那柄团扇值一千两
再有就是这土豆和番薯了,这东西倒好说,上回给他送肉干的小厮想来已经是熟门熟路了,这回就还让他二人送好了。
上次四贝勒从她这儿要东西,是为了请安徽的官员们吃饭,这回他又来要东西,难不成是又要请人吃饭
秀玉看着那可能价值一千两的团扇陷入了沉思。
好奇归好奇,秀玉倒也没忘了给四贝勒准备他要的东西这事。
一定数量,这一定是指多少,他也不明说,非要让秀玉猜,秀玉本着不出大错的原则,土豆和番薯各给他备了二十斤。
她还特意嘱咐过,这些东西大小都要差不多,这样不管四贝勒是要分发下去,还是要做成吃食端上桌,其他人都找不到由头闹起来了。
除了这两样东西,秀玉还拿出了六百两银票,和她要寄的信放在一块儿了。
她算是发现了,这位四贝勒是手里有多少银子就能花多少银子的主,她要是再不管管,她这个嫡福晋手边可是真没现银了。
四贝勒收到秀玉送来的东西的时候他们的行踪已经被有心人发现了。
前些天是他刻意隐藏,当地的官员才没察觉到他们的到来的。
他算着秀玉的信差不多该到了,这才亮出身份来。
毕竟他们要种植番薯和土豆第一件事就是要到田间地头去,他们不可能私闯民宅,也只能由当地的官员领着去了。
要亮明身份也简单,胤禛随意找了间铺子,买了柄团扇,给银子的时候露了一下他的黄带子。
他前脚出了这铺子的门,后脚怕是就由人给当地的官员送信儿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