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位御医后来还是回宫了,不过他不是被王府的下人们恭恭敬敬的送走的,他是个人狼狈不堪的“逃”回去的。
弘昀这孩子的年纪说小不小,说大不大,宫中御医开方子,从来都是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
他这个年纪,按照小孩子的剂量开方子,病势减缓不了,按照大人的剂量开方子又怕他身子受不住。
就只能在小孩子的剂量上酌情再加上那么一两分,这么一治,就治了许久。
若是御医敢开那药性猛的方子,弘昀没准儿就能救过来,偏偏他开的都是些温和的方子,弘昀的病反反复复,尽管四爷又进宫去求了别的御医过府,也终究还是晚了,两位御医联手还是没能救下弘昀。
从弘昀病了以后秀玉是能不见她就不见他,怕的就是会亲眼看见那一幕。
现在这消息传过来了,她能做的也就只有她该做的那些了。
弘昀没了,李侧福晋复宠了,秀玉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既觉得李氏可怜,又觉得有些憋闷。
等李氏来请安的时候秀玉见着她虽然瘦了不少,也憔悴了不少,却是神采飞扬的,也就不可怜她了,人生在世,冷暖自知,她又又什么资格可怜别人呢
胤禛本就子息不丰,这几年更是接连丧子,皇帝虽然愈发多疑,对胤禛却还是有几分父子之情在的,见他最近实在瘦的厉害便停了他身上的差事,让他回府好好休息几日。
胤禛倒也听话,皇帝让他休息几日,他就真的休息了几日,不过旁人的既然是十天半月,他的几日是日就是了。
胤禛休息够了再次进宫的第一件事就是自请到外地去办差。
皇帝大抵也是想让胤禛离开这个伤心地出门去散散心,略作思索之后便答应了他这个请求。
不过让具体胤禛去哪儿办差皇帝说针需要再想想,这事就这么搁置下来了。
等皇帝终于想好了要让胤禛去何处办差的时候他已经病得起不了床了。
短短几年之内接连丧子,要说胤禛心里不悲痛那是不可能的。
按说这种时候他是该来找秀玉寻求安慰的,可他也知道他要是为着这事去找秀玉,这不是在寻求安慰,而是是在往她心上插刀,他最终还是忍住了,没来找秀玉。
秀玉自从弘昀没了后就刻意的避着胤禛,一是她不想触景生情,又勾起心底的伤心事,二是她怕自己会在胤禛面前失态。
胤禛病了,秀玉这个嫡福晋是除了苏培盛以外第一个知道这事的人。
经过弘昀这事以后秀玉对这个朝代医疗技术的落后有了一个正确的认知,她再也不敢大意,立马就让人递了牌子进宫,请了御医来府上。
她这边人都已经请好了,也已经到了胤禛第院子了,秀玉千算万算都没想过胤禛会不让御医进他的院子。
胤禛这人,做事丁是丁卯是卯,无论他得的什么病,他都是不会讳疾忌医的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