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妃不可能不知道慈宁宫她是住不进去的,她闹,不过是因为胤禛让她的小儿子挨了板子,她是借着这事在表达她的不满呢。
既然这事是因老十四而起的,那这事就还得让他来解决。
她老人家不是心疼小儿子吗,那就让老十四进宫来给她请安,下不了床没关系,让人抬着不就行了嘛。
秀玉把这话一说,德妃脸色立马就变了,秀玉觉得若不是她还顶着个主子娘娘对名头,她老人家说不定还真能把她给赶出去。
德妃虽然不情不愿的,最后还是答应了要挪宫。
毕竟这后宫的宫殿里除了慈宁宫和坤宁宫,就只有永寿宫最好,慈宁宫她住不上了,要是再把永寿宫让出来,那她就是真傻了。
解决了这件事,胤禛才有闲暇思索起要给他的兄弟们改什么名字才好这事。
他是可以选一个意头不那么好的字来给他们换上,可偏偏里头还有老十和老十七,他要是真选了个不太好的字,那他一人岂不是被老八他们连累了吗
胤禛想了想,到底是打消了这个一闪而过的念头。
他思来想去,最后选了一个允字。允信也,他们信不信他都没关系,反正他们都只能对他俯首称臣了。
这名字一改,世上就没什么八阿哥九阿哥了,只有八爷和九爷了。
就如同改元建新之后世上只有万岁爷,再没是你四阿哥了。
现在的四阿哥和五阿哥,只能是他的儿子了。
虽然为进孝道,也为了表达对先帝的敬意,这年号得第一年才能改,可这并不妨碍他先和人将此事议定不是。
坐上那把椅子承接的可不仅是皇位,还有先皇的意志。因此年号要用哪几个字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这个时候,张廷玉这种老臣的存在价值就体现出来了,要定年号,还非得找他们商议不可。
雍这个字有和谐之意,这么些年他和他的那些兄弟们为了争皇位争斗不休,要不是有些事不能摆到明面上来讲,他们怕是早就撕破脸了。
他取了这个字作为年号之一,也是在告诉他们,只要他们之后肯安分守己,他们之间还是能和谐相处的。
正这个字既有征伐之意又有治理之意,刚好能承先帝之志,上了战场便是要开疆拓土,下了战场便是要天下太平。
雍正一字,便是胤禛定下的年号了。
听说胤禛将自己的年号定下来了,秀玉也着实是松了一口气。
年号一定,即为大局已定。既然如此,那她为了后宫之事去找他,应该不会误了他的大事了吧。
这事说说后宫的事也行,说是她的事也行,就看胤禛怎么看了。
她原以为德妃都住进了永寿宫了,她怎么着都该消停一阵儿才对,结果她不找胤禛的麻烦,开始挑起她的错处了。
从前在雍亲王府的时候府里除了胤禛就是她最大,平日里的请安自然是她想停就停,想恢复就恢复的。
如今进了宫就不行了,她虽然是主子娘娘,她上头可还有一个太后娘娘呢。
这安不仅得请,还得日日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