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妃若是能忍着不传太医,这事没准儿还真能瞒住,别的妃嫔最多也就能打听到皇上和主子娘娘都给她赐了吃食,别的,就打听不到了。
她一传太医,又怎么能不让后宫嫔妃们多想呢
秀玉对这事的态度就是,既然齐妃已经领过罚了,那这事就算完了,她要忙的事儿实在多,可不想在齐妃身上浪费时间。
她没时间,她身边的丫头却是有时间的,这人就是雨骤。
之前小冯子和小谭子没来,雨骤还知道收敛一二,看着倒也像样多了,结果他二人一来,雨骤就又恢复本性了。
雨骤这人,用太后的话来说,她虽然话多,却是这宫里难得的鲜活人儿,为着这句评价,她也不好太约束雨骤不是。
她才不是想让雨骤这个包打听能在宫里也混得如鱼得水呢,秀玉当时是这么告诉自己的。
这会儿她一边用着午膳一边听雨骤叽叽喳喳的说个没完,一时不知道她这个决定是对还是不对了。
秀玉觉得雨骤会选在她用膳的时候跑到她跟前说个不停,不是因为她肚子里真藏不住话,而是因为她吃去打探消息费时又费力,所以她饿了。
旁人瞧着她是在规规矩矩的站着,只有秀玉知道,她这会儿眼中除了这一桌子的美味佳肴,再无其他了。
不过秀玉也习惯她这样了,都已经懒得说她,该吃吃,该喝喝,该听听。
这回雨骤打听到的消息是关于齐妃的。
齐妃的确答应了贵妃要帮她绣制佛经不假,可一幅佛经绣下来她有没有动针线,又动了几回针线,那就只有长春宫的人知道了。
齐妃这人,她不好过,旁人也别想好过,这个旁人指的就是内务府的绣娘们。
她们本来都有各自的差事,已经是忙得脚不沾地了,这段时日长春宫的人总往她们这儿跑,她们就更忙了。
长春宫的人头一天来,内务府的嬷嬷们还能笑脸相迎。
后来长春宫的人来的次数多了起来,她们就是想笑也笑不出来了不是。
长春宫的人一会儿要绣线,一会儿要改图样,她们一开始是争着抢着去跟长春宫的人搭话,后来就成了谁乐意去就去,最后变成了谁必须去谁才去。
内务府的嬷嬷们大抵的以为齐妃是因着有气没处撒,所以才变着法儿的折腾她们,秀玉却是知道的,她这回还真不是要找她们的麻烦。
她会这么做,一是因为她想让胤禛知道,她真的在绣制佛经,二是因为这佛经并不是那么好绣的。
别的暂且不论,光是年氏的那一手簪花小楷就够她受的了。
她甚至想过李氏能能把佛经上的字认全,要是真有不认识的字又会找谁问去。
就算这些字她都认识,一篇佛经绣下来她的眼睛也肯定是要出问题的,如此,她不着内务府的人帮着修修改改,又能找谁呢
从她做的这几件糊涂事来看,她应该是还把这皇宫大内当成雍亲王府再过活呢。
从前她让人去打探胤禛的行踪,顶多算是她为了博宠耍了点儿小手段,胤禛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也就过去了。
都到了皇宫大内了,胤禛的身份不同了,她还用这一招,那就是真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