伽蓝寺,一处雅致的院落,宽敞的静室之中,一众佛门僧人对坐。
这些僧人穿着打扮都有稍许差异,是来自一些佛门宗派的代表人物。
如今齐聚一堂,便是为了谈论佛门未来大事。
有僧人沉声道:“太子元焘得了一部佛门真经,欲立佛门正统,制约我等宗派,诸位到底是何想法”
有人干咳一声,开口道:“我佛门出了一部真经,那是好事,但就想以此立佛门正统,实在是没有道理。难道我们修的佛法,就不是佛法了吗”
“还说是佛祖所传之真经,不过既不拿出来展示,亦不说明真经从何处寻来,实在可疑……”
有人幽幽道:“早前有半篇经文传得沸沸扬扬,如今出来一部完整真经,此事恐怕是朝廷那边早有谋画。”
“不管是真,还是假,那都是针对我们而来啊!”
有僧人神色凝重,微微摇头叹息。
“什么佛门真经,什么大乘佛教、佛门戒律,不过朝廷想法子打压我等宗派,此乃自毁根基之举。”
“这一次无遮大会,太子定然会宣扬真经,推举大乘佛教为正统,事关我等宗派未来,当联合抵制才是……”
本来此前的残缺经文显世,各大佛门还想按自己的教义解经,在无遮大会上与其他佛门中人好好谈经论道一番,借此宣扬自己的佛法,广结善信。
结果,现在直接有整部经书现世,还有更为详细的注解。
真经的最终解释权已经在朝廷那里搁着,那他们还论个什么
在无遮大会议论那部真经,这不是跟他人做袈裟嘛。
有僧人附和道:“应当抵制才是!贫僧已经了解到那些戒律,戒律严苛,与管束囚徒有何区别我等佛门中人,岂能受那等戒律限制,那还修个什么法”
“若我等认了大乘佛教为正统,遵守那些佛门戒律,以后这大魏还有我们的立足之地”
“听说太子在拉拢洛阳和平城那边的佛门……”
“要不去找他们问问底细,可不能因为一部真经,真毁了如今的各大宗派……”
他们心中都很清楚,太子元焘执意要立佛门正统,可不是真心为了宏扬佛法,而是为了约束魏国的各大佛门,想收回诸多权利。
这样的事情,以前也不是没有过。
只是这一次,连佛门真经都出来了,名正言顺,更好办事一些。
而所谓的佛门真经,却在他们许多佛门中人眼里显得没有那么重要。
毕竟真经显世,哪怕有机会去观摩感悟原本,也不是谁都那个天赋修出个正果来。
这大魏数以亿计的僧侣、善信,哪怕都看了真经,又能有几人成佛、几人得道
相比于皈依佛门能给他们带来的实际利益。
还是认什么真经、正统,遵守严格戒律,让他们损失自身的权利。
该如何选择,绝大多数人都会选择前者。
修行中人,也难免世俗的各种欲望。
甚至很多时候,越是强大者,贪欲越大。
那些至仁至善的圣贤们,终究是极少一部分人。
满堂的佛门高僧,到底有几人诚心向佛,恐怕只有这些僧人自己心里门清。
忽地,又有人道:“说来,今天贫僧带众弟子前来,居然还有人敢在伽蓝之地对我派动手,以前何曾有这种大逆不道之事贫僧怀疑是朝廷在试探……”
其他僧人闻言惊异,不禁询问情况。
说话的老僧抬手施法,便将之前遭遇到的人显化出来。
当其他人看到几人的面貌,一时神态各异。
有人忍不住道:“这不是公羊大儒么,还有那个安国儒生陆正,你怎么招惹上他们了,这两位可不是好惹的人……”
老僧闻言一愣,“谁”
老僧这些年一直在门内闭关,不闻天下之事,也没有见过公羊明,一时心中纳闷。
众人纷纷开口说道一番。
公羊明自不必多言,他们以往都知晓这位学宫夫子,可是得罪不得。
而陆正最近扬名各国,行事刚正不阿,传闻还是圣人弟子,又在北域闹出各种事,心术不正者闻其名,都要避其锋芒。
这些高僧得知密法派遭遇的事,居然出手阴对方,心想人家没当场出手把你们给镇压,怕都是给了佛门的面子。
有人奇怪道:“不过这两位怎么走在一起了你说还招来佛门雷法,背后还有人帮忙”
“我听说太子往年一向和儒家门人走得近,莫不是他请来的人”
“难不成太子还想宣扬儒学,借此打压佛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