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三五)
他未避讳我,将昨晚皇宫发生的事说了出来。
原来在宫内作怪的根本不是什么阿飘或怨灵,而是一位轻功高强的江湖人士,他仗着灵便的身手于夜晚四处飞梭出没,神龙见首不见尾,加上又身穿白衣,这才招来了这么多的误会。
私闯大内,装神弄鬼,其心可疑,弄不好扯上个谋反问题可是很严重的!因此白影一现身,展昭立马追将过去,两人还在紫禁之巅、呃不、在皇宫之巅展开一场刀光剑影的大战,战斗之激烈,把好几队禁卫军都给招来了,白影眼见打不下去,丢下一颗迷烟弹后人就跑了。
可惜他脸上戴了个纯白面具,看不到长相,不过据展昭表示,来人武功之高强,于江湖中亦属罕见,绝非等闲之辈,若此人刻意想躲,要抓获他恐也非是件容易的事情。
我在一旁沉思……
白衣飘飘,装神弄鬼。
这桥段怎么有点儿熟悉啊?
不至于吧……
应该不会有人只为了追求好玩就去挑战皇宫吧?
又不是神经有病……
(二三七)
下午,展昭他们展开抓鬼会议,在下一没法力二没正气护体的,实在不具战斗力,还是不留着给人碍事了。
晚间,我谈成一笔骨董字画的交易,与人吃吃喝喝应完酬回到客栈之时,夜已深沉,梳洗一番脱下外衣,正打算倒头大睡之时,一摸胸口,却发现贴身挂在脖上的玉佩不见了,竟连同垂挂的细绳,一并消失无影踪。
这枚玉佩是师父过去献宝般送给我的,上面交杂刻有五朵东篱之花,系由羊脂白玉精雕细琢而成,出自唐代大家之手,总共有一组四枚,分别雕画着梅、兰、竹、菊四种意境:梅带孤高,兰透清雅,竹蕴洁傲,菊呈芳婉,每块皆颇有离世之风骨。
前三枚听说给了师父早年收过的三个徒弟,最后这块是师父临终前几日,亲自系了绳结后才交给我佩带的。在下还记得师父当时那殷殷嘱咐的口吻,要我贴身收藏、要我小心莫随便让人瞧见。彼时只觉得他意外郑重,但因平时他老便是个时不时抽几下风的人,所以在下当时并未特别在意,岂知几日后他便与世长辞,去得如此之突然,令我措手不及。
我立即从床上跳起,随手抓起披风,沿路冲将出去。
此玉的价值是其次,重要的是,它是师父他老人家,如此慎重地、在最后交送给我的东西,它怎么能……怎么能丢失呢!
作者有话要说:哈,虞春和展护卫的第一次亲密接触就奉献给摔角了。
关于关扑,即是相扑。
至於文中「临朝则多羸形倦色,决事如不挂圣怀」一句的參考資料:
此事发生在宋仁宗二十五岁刚亲政之际,为剧情需要于此借用。
此系出于时任谏官的滕宗谅之口,他当时直接上书,严词抨击宋仁宗「日居深宫,流连荒宴,临朝则多羸形倦色,决事如不挂圣怀」,言词之直接完全不顾帝王颜面,宋仁宗最后仅将其平级调动,放出朝做知州。
----今日也有读心术剧场:仁宗的心声----
「你大爷的,大内闹鬼跟朕的人品有何干系?宫里那些下人美人就是太闲了才整天关注这种怪力乱神的东东……像朕一日十二时辰都得跟奏章奋斗,哪有空去理这种小事!上回朕的水杯空了竟还没有人来主动递补(最怒)!为了防止流言继续渲染扩大,看来得将展护卫调进宫一阵转移转移那些闲人旺盛的注意力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