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次回到铁皮箱小屋时,我很本能的扫过桌面,喉咙不禁一紧。
桌面上,青瓷盘里的酱鸭还保持着昂首的姿态,粉彩碗中的银耳羹边缘凝着层浅黄的油皮,连那碟撒着芝麻的凉拌海蜇,摆得都跟我们出去前分毫不差。
可鼻尖钻进的那股子新鲜热气骗不了人,正对面那盘油焖大虾,虾壳红得发亮,缝隙里正丝丝缕缕往外冒白气,在微凉的空气里缠成细小的雾团,凑近了还能闻见刚起锅的葱姜香。
牛逼!
我在心底顿时感慨,这钱坤手下人的执行力是真的硬核,前后不过十几分钟,一桌子菜码全部换了新的不说,最令人啧啧称奇的是连盘底压着的餐纸褶皱都复刻得一模一样。
“那什么,你叫小...小什么来着?”
我正胡乱琢磨时候,对面的钱坤猛不丁看向我,那双半眯的眼睛挂着一丝疑惑,他靠在椅背上,手指漫不经心地叩击着桌面。
“钱总,您好,我叫樊龙。”
我欠了欠身子,中气十足的自我介绍。
这已经是第二次了,几分钟前他明明刚刚问过我的,是特么真记不住?还是觉得我这号人物根本不配他费神?
“哦对,樊龙。”
他语调轻飘,指尖在虾壳上轻轻一点:“这名字挺好的,平凡的小龙,是那个凡吗?”
我正想开口,旁边的齐恒已经抢过话头,笑呵呵道:“钱总您这就有所不知了!咱这位樊龙兄弟的‘樊’,可不是寻常字,那是汉初三杰里樊哙的‘樊’!就是鸿门宴上,左手按着剑,右手抓起生彘肩就往嘴里塞,吓得项羽都得连声叫‘壮士’的那一位!”
“至于这‘龙’字嘛,那更有讲究了!《易经》里说‘潜龙勿用,见龙在田’,咱樊龙兄弟这‘龙’,是等风来就能腾云的主儿,可不是池子里的土泥鳅!”
他说得兴起,手在空中比划着抓猪腿的架势,袖口蹭到桌上的醋瓶都没察觉。
我听得心里发闷。
齐恒这话说得漂亮,可明眼人都看得出来,他是想叽霸捧杀我,当着一个不论是段位、财力还是脾气都比我强不知道多少倍的横主面前夸他眼中籍籍无名的小角色,对面的钱坤心里能舒坦才叫又鬼。
果然,钱坤嘴角的笑意散去,单单的瞄了我一眼,随后夹起只大虾,慢悠悠地剥着壳:“哦?樊哙的樊,易经的龙?倒是我看走眼了。”
虾壳被他捏得咯吱响,白气裹着鲜腥气飘过来。
桌上的菜码明明全是热的,青花碗沿摸着却冰凉,像极了此时此刻的气氛,软乎乎的却又压得人喘不过气。
钱坤把虾肉丢进嘴里,嚼了两下,似笑非笑的看向我:“樊哙是个猛将,可惜太直,最后落得个身首异处,你说你这‘樊龙’,是想学他的勇,还是仿他的直?”
我攥紧了桌下的手,不自然的抠动几下。
鸡毛的樊哙、易经,老子连特么三字经都没看过几眼,上哪知道这些玩意儿去?
不过有一点可以肯定,他刚刚那番“记不住名字”的戏码,不过是想看看我会不会跳脚,会不会露怯,会不会像条真的“小龙”那样,被他几句话就撩拨得忘了自己的斤两。
“喝酒喝酒..”
见我半晌不语,齐恒八成也觉得氛围太尬,当即端起酒杯招呼。
我看着桌上那盘还在冒白气的油焖大虾,突然明白过来,这一桌子菜换得再快再像,终究是换过了。
就像眼前这场对话,他记不记得我的名字,从来都不重要。
重要的是,他想让我知道,在这一亩三分地上,他想让谁是龙,谁才配当龙;想让谁是虫,谁就得蜷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