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闻言,直接就愣在了原地。
虽然吐谷浑对大唐出兵,早就在他的意料之中,但吐蕃使者突然到访,还说要求娶大唐公主,这就有点蹊跷了。
难不成,吐蕃使者已经知道了重阳宴那晚的事?
想到这里,李世民的眉头不由微微的皱起,而后缓了缓情绪,定了定心神,沉沉地问道:“两位爱卿对此事如何看?”
“回禀陛下,以臣之见,此事当与太子商量”
“够了!”
还没等房玄龄的话说完,李世民就怒声打断了他;“难道我大唐离开了太子,就没办法了吗?朕要你们有何用?!”
“陛下息怒,不是臣等依赖太子谋略,而是吐谷浑要求太子给他们一个交代,另外,吐蕃使者也说要见太子.”房玄龄连忙解释道。
一旁的长孙无忌也随声附和道:“而且,臣怀疑吐谷浑与吐蕃,应该是有备而来,说不定他们已经勾结到一起了,以我大唐现在的能力,恐怕无法同时对付他们.请陛下以国事为重。”
“是啊陛下,此事还需谨慎应对,毕竟我大唐才刚刚稳定草原,若吐谷浑与吐蕃同时对我大唐开战,我大唐说不定会面临多线作战的局面,于国家安定,极为不利啊!”
“这”
李世民听到长孙无忌与房玄龄,你一言,我一语的劝谏自己,也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于是若有所思地道:“找太子商量,真能解决现在的危机吗?”
“回陛下,太子既然能对二十九国提出那三个要求,说明他心中早就有了计划,如果二十九国有一半同意与我大唐签订军事同盟条约,那我大唐的局面,说不定会有新的转折!”长孙无忌沉吟道。
李世民皱眉看了他一眼,又看了房玄龄一眼,而后略微思忖,又回首看向长孙皇后:“观音婢,你真有办法劝承乾回来?”
“啊?”
跪在地上哭得跟个泪人似的长孙皇后,忽地听到李世民的话,当即从地上爬起来,坚定地道:“臣妾愿亲自去劝说承乾!”
“那好!你带着朕的旨意去,如果那逆子还不回来,朕立刻就带兵去找他!”
“陛下放心,臣妾一定将承乾带回来!”
说完这话,长孙皇后便二话不说的朝无舌道:“无舌,准备马车,本宫要出城!”
“诺!”
无舌应诺一声,不多时就带着长孙皇后离开了。
………
与此同时,长安郊外。
李承乾也接到了吐蕃使者来大唐求亲的事,以及吐谷浑对大唐出兵的事,不由有些好笑的道:“该来的,终于还是来了啊!”
“听太子的意思,似乎早就知道他们要来?”阎立本忍不住问道。
李承乾笑着看了他一眼,又看向禀报消息的苏定方,道:“定方,锦衣卫的事,办得怎么样了?”
“这”
苏定方闻言,下意识看了眼杨囡囡,道:“有杨顾问的帮助,江湖上的事基本已经了解了,只不过,人手上还是有些不足。另外,我想向太子推荐一个人,兴许他可以帮我们了解朝堂间的事!”
“谁?”
“弘文馆生员,裴行俭!”
“裴行俭?”
李承乾愣了一下,旋即有些好奇的道;“他一个小小弘文馆生员,怎么帮我们了解朝堂之事?”
“太子殿下有所不知,裴行俭此人,生性洒脱,且酷爱交友,在长安这几年中,结识了不少达官显贵,贩夫走卒。据他所说,锦衣卫若想快速发展,不如从达官显贵之子,城中乞丐,店铺伙计中发展,这样才能洞察整个天下!”
“哦?”
李承乾眉毛一挑,心说这个裴行俭倒是有几分见识!
明朝的锦衣卫,就是从世袭军户中选拔,后来从民户,匠户中选拔,甚至连皇亲国戚与功臣子弟,都被吸纳进了锦衣卫,涵盖明朝的方方面面。
这才有了震慑百官,且无孔不入的锦衣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