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提起火炮,裴宣就来了精神,不过话一出口,他就觉得这话有些不妥,于是连忙闭上了嘴巴,露出一脸尴尬的表情。
但李承乾却没有责怪他言语上的不妥,而是主动向他转移话题道:“你刚才指挥完火炮作战,可发现火炮的问题了?”
“什么问题?”
裴宣有些不解的反问道。
李承乾顿时抬手扶额,然后语气无奈的道:“你难道就没发现你那些火炮存在散热问题吗?”
其实早在火炮制造之初,李承乾就跟张铁他们讨论过火炮的散热问题。
特别是火炮的材质上,他们选择了质地较软的铜炮。
因为铜炮不易发生断裂。
但是,如果炮身的温度过高,依旧会存在炸膛的可能。
所以散热的问题就显得尤为重要。
至于张铁他们为何没有重视散热的问题,李承乾猜测,可能从火炮到制造,以及中间的实验,再加上今天的演习,火炮总共也没有发射几次。
这才导致张铁他们,以及裴宣,都没有察觉炮身过热的问题。
见裴宣依旧表情不解,李承乾又提醒道:“军事演习不比战场上,你不可能只面对几百个敌人,所以你开炮的次数,也不可能只有两三次。那么,频繁的开炮,就会导致炮身过热,而铜质的结构也容易发生软化。”
“如此一来,影响发射的精度还是其次的,更重要的是,如果存在堵塞的情况,很有可能会导致整个火炮爆炸!”
“就像开花弹一样炸开吗?”
裴宣听懂了,只不过是用自己的方式,理解了李承乾的话。
“对!就像开花弹的爆炸!”
李承乾觉得这个比喻很恰当,便顺着这话说下去,又道:“开花弹爆炸的威力,我就不用多说了,最重要的问题是,操作火炮的士兵会有危险,而且火炮的造价你也知道,如果被炸毁了,损失也会很大的!”
“有句话怎么说来着,赔了夫人又折兵!”
听到这话,裴宣恍然大悟的点了点头,似乎也意识到了这问题的严重性。
却听他面露担忧的道:“不瞒太子殿下,其实臣也察觉到了,每次发射火炮之后,炮身就变得滚烫,有好几次都烫伤了操作火炮的士兵.”
“所以啊,你要注意散热的问题!”
李承乾继续道:“只要做好散热的工作,就能减少炸膛的风险,既能保障士兵的生命安全,又不影响火炮的使用,而且还能提高作战的效率,可谓三全齐美!”
“呵呵,还是太子殿下英明!”
裴宣笑着回应了一句李承乾,又好奇的追问道:“那敢问太子殿下,要如何解决散热的问题呢?”
“这”
李承乾闻言,不禁面露迟疑之色。
其实他也说不明白如何散热。
毕竟军工方面的知识,都是很专业的。
就算翻阅《百科全书》,也是晦涩难懂的专业知识,若他照本宣科的给裴宣解释,估计裴宣也听不明白。
不过,从他上辈子看抗日电视的记忆来分析,小鬼子在连续使用机关枪后,会往机关枪上泼水,然后才能继续使用,由此可见,这应该是比较简单的散热方式。
想到这里,李承乾便对裴宣解释道:“最简单的散热方式就是拿水往炮管上浇,以此达到散热的目的。当然,这只是治标不治本的办法。真正需要解决的,还是炮管材料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