却听长孙无忌又道:“本来我是打算谏言陛下借李靖将军之手,改革军队的问题。但现在一想,借太子之手,也未尝不可。
再加上,太子同样也在推行改革,我倒觉得,还不如将此事一并推给他!”
“至于戴胄嘛”
说到这里,顿了顿,旋即哑然一笑:“就算他不做大理寺卿,难道陛下就不重用他了吗?”
“荒谬!难道犯了错的官还要升居高位?这是哪门子的道理?!”萧瑀对长孙无忌嗤之以鼻。
长孙无忌尴尬地抽了抽脸皮,却没有跟他搭话,而是将目光落在了李世民脸上。
只见李世民脸色不断变化,最终沉吟似的道:
“如果处理李靖将军,当然可以给天下人一个震慑。但朕告诉过他,朕不会像隋文帝对史万岁那样对他,朕只记他的功,朕不能言而无信。”
“更何况,他刚刚赢得了胜利,又迎回了传国玉玺,朕若处理他的话,也很不好看!”
“可是,如果放任不管的话,也不是长久之计啊!”侯君集忍不住插嘴道。
李世民看了他一眼,又看了眼萧瑀,眯眼道:“左仆射说的对,朕担心的不是放任不管,而是纵容了其他人。”
“这”
众臣再次面面相觑。
这个其他人,就很微妙了。
除了李靖,还有谁值得李二陛下这么深思熟虑呢?
其实不用他们想都知道。
却听魏征又接口道:“不管如何,臣依旧觉得,审理李靖将军,总是所得不如所失。至于罢免戴胄,改任孙伏珈为大理寺卿,臣也觉得,并无不妥。”
“陛下!”
魏征的话音刚刚落点,侯君集又突然开口道:“您还记得太子在上次朝会上的决断吗?他要释放那三百九十名死囚归乡,让他们来年再回来秋决,而此事正是孙伏珈负责的!”
“如果,臣说如果,这三百九十名死囚若回不来,会不会是孙伏珈的失职?臣可记得太子还给我们打了一个赌,说如果那三百九十名死囚,但凡有一个没回来,他就自禁三年,不问朝中任何事,专心学习。”
哗!
此言一出,全场哗然!
就连李世民都差点没反应过来,心想对啊!
朕怎么忘了这件事呢?
那逆子可是当着满朝文武打的这个赌啊!
如果那三百九十名死囚,但凡有一个没回来,他就自禁三年!
哈哈哈!
这可是你说的,朕可没逼你!
但朕绝不相信那三百九十名死囚会一个不落的回来
到时候,他帮朕解决了军队改革的问题,又得罪了军方,不易沾染军权,再自禁个三年,给朕清净,岂不是三全其美?
想到这里,李世民瞬间就打定了主意,当即朝房玄龄道:“中书令,传朕旨意,罢免戴胄大理寺卿一职,改任谏议大夫。另外,提拔孙伏珈为大理寺卿,张蕴古为大理寺少卿!”
“臣,遵旨!”
房玄龄立刻站出来领旨。
却听李世民又道:“来人!召太子进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