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改车骑府,骠骑府为折冲府,由统军负责训练军队。”
“四,设置一定的地域,叫地团,没有兵部的命令,不能擅自离开地团。”
“五”
听到这一条一条的改革,众臣不由互相对视,交头接耳,有不少大臣甚至将目光落在了李世民身上,期盼他能说两句。
但李世民却始终保持沉默,眼观鼻鼻观心,漠不关心。
“好了!”
眼见众臣交头接耳个没完,李承乾十分果断的就拍板道:“既然诸位大臣对这些改革没意见,那就下个月开始执行吧!”
“太子殿下且慢!”
就在李承乾话音落下的瞬间,作为反改革先锋的尉迟恭,第一个站了出来,持笏道:“臣有一个问题想要问中书令,此次改革,取消都督府的军队,大概有多少万人?”
“中书令请回答。”
李承乾抬手示意了一下,房玄龄立刻答道:“据目前的军队人数估算,大概有二十七万人!”
“什么!?”
众将军一阵哗然。
只见尉迟恭再次持笏道:“那敢问中书令,国家的军队一次性裁减了将近三成,国家以后还怎么防御外敌?”
“是啊陛下!臣也以为,改革不宜过快,当循序渐进!”程咬金也跟着站了出来。
但他却没有向李承乾进谏,而是直接朝李世民进谏。
很明显,在这些将军心中,李承乾虽是主持改革的人,但真正能决断的,只有李世民。
可李世民听到程咬金的进谏,依旧不语,而是扭头看向李承乾。
意思也很明显,你先来拿主意,我再决断。
这让众臣的目光,也随着李世民看向了李承乾。
只见李承乾微微蹙眉,旋即一脸平静地道:“裁减军队,并不意味着会削弱国家的力量。”
“是啊,诸位将军的顾虑,我们都考虑过,裁减的军队,只是暂时先安置在地方,等国家需要的时候,可以采用募兵制的方式,重新征召。”
房玄龄闻言,立刻随声附和道:“而且,我大唐现在很缺劳动力,将他们安置在地方,也能提高生产!”
“那剩下的军队,交由谁管理?”秦琼冷不防地问道。
房玄龄看了他一眼,又笑着解释道:“按照以前的制度,是由各卫大将军管理军队,但现在不一样了,将军不再管理军队,包括地方刺史,也不管理军队。全部由折冲府的统军管理,每个统军下辖一千人。”
“这么说的话,将军和刺史只能在作战的时候与统军配合?其余时候,士兵们全部由统军负责?”
“是的!”
“可是,如果按照这样的改革,士兵们会同意吗?”
常何忍不住追问道:“他们以前是跟着我们这些将军的,我们彼此也熟悉,信任,突然将他们分开,由其他人统领。甚至直接原地解散,会不会太残忍”
此话一出,可谓一石激起千层浪。
所有的不满情绪,全被调动了起来。
而这些不满情绪的矛头,也全指向了李承乾。
虽然他们都知道改革这件事,只有李世民能决断,但他们不敢将不满的情绪表达在李世民身上。
俗称,柿子要挑软的捏。
而李承乾,就是他们眼中的软柿子。
“常何!”
就在众臣一个个义愤填膺的时候,一直沉默的李世民,忽地开口道:“你有什么想说的,就直说吧!”
此话一出,常何顿时精神一振,也不再去看李承乾,当即朝李世民跪地道:“陛下,恕臣斗胆,臣觉得这样的改革,士兵们不会答应。边军先不说,就说臣麾下的士兵,他们的一切都是朝廷供给的,现在因为改革,一下子没有了,臣担心他们恐怕难以接受!”
“是啊陛下!臣的那些士兵抛家舍业,跟了臣好几年,臣真的不忍心这么对他们啊!”一名将军哭诉着附和道。
其余众臣闻言,不禁面面相觑。
心说你们是担心士兵,还是担心你们自己的权力会被剥夺?
而这时,又有一名将军悲呼道:“兵部尚书,我是您的老部下,跟你出生入死多场战役,您怎么不为我们说一句话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