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像除了他们三人,周围空空如也,连一直随侍在长孙皇后身边的香菱都不在。
这说明什么?
说明长孙皇后谈的事,绝对不简单!
只见长孙皇后淡笑着说道:“也没什么大事,就是听说你父皇要出征高句丽,想问问你知道此事不?”
“这个……”
李承乾迟疑了一下,然后点头道:“不瞒母亲,我知道此事。”
“哦,那你对此事有什么看法,或者意见?”
“没什么看法啊!”
李承乾摊手道:“这是父皇的事,我又不能做主!”
“可是,母后听你父皇说,是你建议他出征高句丽的……”
长孙皇后说着,脸上的笑容渐渐消失,表情也变得非常严肃地问道:“可有此事?”
“这……”
李承乾微微一愣,旋即再次将目光投向李渊,只见李渊仿佛什么都没听到,什么都不关心一般,自顾自地在一旁喝茶,于是也收敛起轻松的神色,正色道:“确有其事!”
“能告诉母后,你为什么要这样做吗?”
“母后指的是什么?”
“怂恿你父皇出征高句丽!”
长孙皇后罕见的露出一脸冷漠地表情看着李承乾。
只见李承乾恍然大悟的微微颔首,然后语气悠悠地道:“原来母亲急召儿臣进宫,是为了父皇出征高句丽之事。”
长孙皇后不置可否地道:“自古以来,只有做儿子的劝父亲少涉险事的,从未有做儿子的让父亲身陷险境的。承乾,你以前做任何事,母亲都很少说你,甚至还经常支持你,可是这次,母亲实在无法理解。”
其实从李承乾崛起那天开始,她就预感李承乾与李世民会走上争锋相对的那条路。
因为父子俩都变成了不甘于人下的那种人。
虽然以长孙皇后对李承乾的宠爱,她是希望看到儿子能像李世民的。
但她怎么也想不到,父子俩的争锋相对会演变成这样。
要知道,在她心中,李世民当初发动玄武门之变,弑兄杀弟,逼父退位,是有不得已而为之的苦衷的。
可李承乾这样算计李世民,在她看来,完全是毫无道理的。
因为李世民并没有像李渊对自己那样对他,更没有像李渊对李建成,李元吉那样对其他儿子。
却听李承乾有些好笑地道:“所以,母后是觉得,我建议父皇出征高句丽,是在坑害父皇?”
“不是坑害,是不该劝谏他亲征高句丽!”
长孙皇后正色道:“你可知隋炀帝三征高句丽的事?”
“知道。”
“那你可知隋朝是怎么亡的?”
“知道。”
“那你为何还劝谏你父皇御驾亲征?”
“因为我觉得父皇御驾亲征能赢!”
李承乾也正色道:“母后是在怀疑父皇的能力吗?”
“还是说,母后以为父皇不如隋炀帝?”
“你……”
长孙皇后没想到李承乾会这样反问自己,当即震惊得有些说不出话来。
而李承乾则不疾不徐地接着道:“自古以来,确实很少有儿子让父亲身陷险境的,但自古以来,让儿子身陷险境的父亲,比比皆是……”
说着,李承乾不由再次将目光投向了李渊,道:“那么,我们是不是应该好好反思一下?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
听到这话,一直沉默的李渊,也不由缓缓抬起了头,神色复杂的看向李承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