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许短时间内,他们都承认是我大唐的子民,也服从我大唐皇帝的领导,但时间若长了呢?他们还会真心臣服吗?”
“你的意思是,想要在海外之地,建立一个大唐朝廷?”李世民是何等的聪明,一听李承乾的话就反应了过来:“就像长安和洛阳一样,在海外设立陪都?”
“不错!”
跟聪明人说话,就是简单,李承乾直接就承认了:“在儿臣的设想里,大唐一旦拓展海外,必须建立四京两阁一军的政治体系!”
“四京,两阁,一军?”
李世民眉头一皱,隐隐有些感兴趣地道:“这是什么政治体系?”
“回父皇,所谓四京,就是建立四个跟长安一样的行政都城,除了重大政令,一般政令由四京的三省六部发布!”
李承乾耐心解释道;“而三省六部,又由内阁领导,没有决策权,只有执行权。”
“至于内阁,则直接向皇帝负责,皇帝掌控国防部,也就是所有军队的调动权,必须掌握在皇帝一人手中。”
听到这解释,李世民眼睛大亮,心说这不就是自己梦寐以求的权力巅峰吗?
可是,这逆子会这么好心?
却听他又强压下心中的期望,不动声色地道:“这跟稚奴又有什么关系?”
“回父皇,你觉得稚奴怎么样?”
“什么怎么样?他可不是你的对手!”
不得不说,人心中的成见就是一座大山。
当李世民觉得李承乾为达目的,不择手段的时候,无论李承乾怎么解释,即使现在他已经告诉了李世民自己的想法,李世民依旧怀疑他心怀不轨,在算计他的弟弟
当然,他也确实在算计他的弟弟。
不过他的这种算计,可不是李世民想的那样狠辣无情,而是基于你好我好大家好的前提,做出的最优算计。
毕竟李治这家伙对瘸子,乃至瘸子的后代都还不错,他也没必要对李治像对李泰那样无情。
人嘛,算计来算计去,不过都是为了自保,又不是毫无人性。
所以李承乾对李治的安排是,让他在别的地方发光发热。
却听他又一脸和煦地笑道:“父皇多虑了,儿臣对稚奴只有哥哥对弟弟的爱,并没有将其当作对手!”
说到这里,又朝李世民挤眉弄眼道:“另外,儿臣觉得稚奴特别聪明,如果我跟青雀都废了,你选他当太子,我都觉得再合适不过了”
李世民闻言,瞳孔猛地一缩,不由得恼羞成怒:“你在胡说八道什么!朕从未有过立稚奴的想法!”
话虽如此,但李世民心中已经震惊得无以复加了。
因为他突然意识到,眼前这个儿子比他想象中的还要可怕。
如果李承乾刚才的话不是玩笑话,而是一种试探,或者一个阳谋,那说明什么?
说明他早已经洞察了全局!
这世上最让人害怕与破防的,不是谎言,而是事实。
其实在回宫的路上,他就对李承乾与李泰这对兄弟极度失望了。
那么,在这种情况之下,他自然而然的就将心思落在了李治身上。
可别小看李治现在不过才三岁。
但李世民的识人本事,那可是写进历史书的。
他早就发现李治这小子的聪慧了。
可皇子聪慧,不一定说明他可以胜任皇位,就好比李世民后期嫌弃李治一样。
当皇帝,不仅要聪明,还要有人君之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