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李世民此时的状态,却没有人敢触他霉头!
也不知过了多久,眼见气氛越来越压抑。
作为仅次于李世民的,李唐宗室第二将领,李孝恭责无旁贷的站了出来,拱手道:
“陛下息怒,在我军的攻城武器中,大型投石车是高句丽人最害怕的武器。这种武器可以抛出重达三百斤的巨石,射程也在一里左右。”
“为了抵御我军的投石车,高句丽人在城墙上修建了一排一排的战楼,而且在城墙边缘还修建了不少塔楼,作为第一道防线。”
“故此,臣倒有个想法,不知可行不可行.”
“什么想法?赶紧说来朕听听!”
李世民迅速停下脚步,直接转身看向李孝恭。
却听李孝恭接着道:“回陛下,按照我军以往的战术,是通过不断调整投石车的方向,精准抛射巨石,打击既定目标的。但是,臣却以为,这样分散的抛射,难以充分发挥投石车的巨大威力,不如换做一起发射,或许会更好.”
李世民听到这话,眼睛不由一眯,很快就反应了过来:“你的意思是,同一时间发射巨石?”
“是的!”
李孝恭点头道:“臣之前看过太子殿下的军事演习,里面有这种战术。所以,臣就想着要不将所有投石车都密集排列起来,一起对着辽东城发射,说不定能有不错的效果。”
“好!这个主意好!”
虽然这个主意是借鉴自李承乾的,但在这种时候,李世民也管不了那么多,直接就朝帐外下令道:“来人!传令下去,让士兵们将投石车移动到一起,排列起来,一起发射巨石!”
“诺!”
帐外应诺一声。
大概过了一个时辰之后,这一招就收到了奇效。
随着无数巨石像雨点一样,密密麻麻的砸向辽东城,整个辽东城上的战楼,都被纷纷砸塌。
紧接着,李世民又迅速抓住战机,命令程咬金出动攻城车,将城墙边缘的塔楼一一撞倒。
而眼看着辽东城就要被唐军攻破的时候,老天似乎偏要跟唐军作对,原本阳光明媚的好天气,突然狂风大作,乌云密布,很快便下起了倾盆大雨。
没办法,因为大雨遮挡了视线,唐军不可能在能见度很低的情况下攻城,所以,李世民只能无奈地下令撤退。
“可恶!!就差一点!就差一点啊!”
李世民回到营地,气得一拍书案,恨不得将眼前的书案当作老天,一掌砸碎。
当然,尽管他此刻的心情无比的郁闷,但也没有失去理智,只盼着李承乾那边能慢点,千万不要赶在自己攻下辽东城之前,灭掉一国。
或许是知父莫若子,李承乾这边仿佛跟李世民心有灵犀一般,在进攻吐谷浑的战争中,居然也陷入了停滞状态。
此时此刻,距离伏埃城只有不到五十里的地方,李承乾率领的大军,意外的出现了严重的高原反应。
特别是那些从西域诸国来的同盟军,几乎一大半的都被高原反应折磨得不能动弹,甚至一动弹就喘不过气来。
这让一向推行兵贵神速的李承乾,瞬间陷入了两难的局面,要么放弃这些同盟军,要么独自带领没有高原反应的军队,进攻伏埃城。
虽然因为伏埃城的布防图已经落入了他的手中,对于攻取伏埃城的信心,他是十分充足的,但伏埃城好歹也是吐谷浑的都城,不可能轻易就能攻下的。
特别是现在没有高原反应的军队,只有不到三万人。
以三万人的兵力,攻打吐谷浑的都城,哪怕是知道对方的布防图,也很难做道。
更何况,一旦放弃这些同盟军,万一他们遭到吐谷浑骑兵的袭击,那不是白白让他们送死吗?
这对大唐来说,绝对是一件有损名声的事情。
所以,李承乾才会无奈下令,暂时停止进攻伏埃城。
“太子殿下!”
就在李承乾琢磨着该如何应对现在的局面的时候,裴行俭忽地急匆匆的走了进来,朝他禀报道:“吐谷浑不知用了什么手段,居然将党项族人和洮州的羌族人鼓动叛变了,现在他们正对洮州发动猛烈攻击,大有南下中原的意思!”
“噗嗤——!”
原本正焦头烂额的李承乾,听到裴行俭的禀报,顿时噗嗤一笑,然后就像看傻子一般的看着他,戏谑道:“你说什么?他们要南下中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