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时间,整个朝堂又开始争论不休起来。
直到魏征冷不防地来了一句:“还是老规矩,内阁投票决定!”
此言一出,众臣立刻安静下来。
很快,所有内阁大臣便当着众臣的面,开始投票。
最终的结果是,少数服从多数。
而大多数的内阁大臣,都赞成控制长安的百姓庆祝。
却听负责计票的褚遂良,环顾众臣道:“那依诸位大臣之见,该如何控制呢?”
“这个.”
众臣闻言,不由互相对视,面面相觑。
说实话,他们也不知道怎么控制,因为现在整个长安都在欢乐的海洋中。
如果控制得不当,后果可能比不控制还要严重。
“太上皇驾到——”
就在众臣都面面相觑的时候,门外忽地传来一道通报声。
房玄龄与李靖对视一眼,立刻便带着众臣迎了上去,恭敬行礼。
“臣等参见太上皇!”
“嗯,众卿平身!”
李渊平静如常的抬了抬手,然后毫不避讳的就坐到了皇帝宝座上,淡淡地道:“辽东的捷报和太子的喜讯,朕都听说了,现在,整个长安城都在欢呼,朕觉得,这是好事,你们觉得呢?”
“这个.”
众臣对视一眼,心说你觉得是好事,我们肯定也觉得是好事啊!
关键是,你这个太上皇,到底想干嘛?
却听房玄龄硬着头皮道:“陛下大捷,太子覆灭两国,自然是天大的好事,但战事并未结束,陛下还在平定高句丽,太子还在平定其他乱局,故而,臣以为,此事不宜过度喧嚣,以免.”
“以免什么?”
还没等房玄龄把话说完,李渊就冷声打断了他,道:“左仆射是在担心,以免我们高兴得太早是吗?”
“太上皇,臣觉得左仆射的担心没有问题,毕竟战场上的事,瞬息万变,要庆祝,还是等陛下和太子凯旋再庆祝吧”李靖也在这时站了出来。
对于打仗的事,在场的众臣,恐怕没人比他更清楚。
但李渊却不这么认为。
只见他有些好笑的道:“朕觉得你们,活了这么大的年纪,还没有朕孙儿活得通透!”
“当初在江陵的时候,朕孙儿就时常劝朕,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日愁来明日愁!”
“现在百姓们都高兴着呢,你们却不要别人太高兴,担心以后战事不利的事,这不是纯属扫兴吗?”
“照朕来说,该高兴的时候就该高兴,该愤忾的时候就该愤忾,这样才有意思!否则打了胜仗跟没打胜仗,又有什么区别?”
“呃,这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