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那名谋士则摇头苦笑:“这不过是李世民的诱兵之计,大将军千万不要上当啊!”
“纵使诱兵之计!本将也杀了他不少人,我看他有多少人被我杀!”
高突勃不屑的冷哼一声,然后挥手下令:“传我命令!立刻前往安市城城南八里,然后紧靠山麓安营扎寨!”
“大将军不可!此时不宜去安市城城南八里安营!”
那名谋士脸色一变,急忙阻止高突勃道。
“为何?”
高突勃皱眉:“不是你们让我去安市城找个地势险要的地方安营扎寨的吗?怎么现在又不让了?”
“之前是李世民没有主动进攻我们,现在李世民已经主动进攻我们了,我们再去安营扎寨,他必定在沿途伏击我们!这是诱敌深入之计!”
“烦死了!哪来的那么多阴谋诡计!?”
高突勃恼羞成怒的道;“我就不信了,就唐军那点兵力,又添新败,能有多少战斗力!有种他李世民就来!看我不杀得他片甲不留!”
“大将军!”
“聒噪!”
还没等谋士把话说完,高突勃就不耐烦的喝止了他,然后直接下令,让大军前往安市城城南八里,靠着山麓安营扎寨。
“呵呵,这个高句丽将领,果然有勇无谋!”
李世民得到高突勃正率领大军前往安市城城南八里安营扎寨,不由得笑了。
很快,他便带着长孙无忌等人和数百名骑兵,来到高处登高望远,观察敌情。
只见高句丽大军的旌旗,飘飘荡荡,阵营绵延达四十里。
同时,李世民又仔细观察了高句丽军营附近的山川地形,寻找合适的伏击和冲锋地点。
一番侦查之后,李世民心里已经有了七八分胜算。
就在这时,孙代音提出了一个直捣黄龙的战略。
却听他道:“陛下!据臣对高句丽的了解,此次渊盖苏文出倾国兵力来战,都城平壤必定薄弱,臣请率领精兵两万,直捣其腹心,拔其根木!只要攻下平壤,高句丽数十万众,便可不战而降!”
这是一个出奇制胜的战略。
假如李世民采用了这个战略,那么这场高句丽战争的结局,将会改变历史。
可是,李世民在听完孙代音的战略后,却一句话都没有说。
而按照中原汉人的传统,我不说话,只有两种意思,要么是默认,要么就是拒绝。
但以李世民的性格,如果采用某个建议,他绝对会开口表态的。
如今不说话,只有一种意思,他表示拒绝。
那么,他为什么要拒绝孙代音的战略呢?
倒不是因为孙代音是降将,而是他太自信了。
眼下面对高突勃,他已经成竹在胸了,完全有把握像吃掉高突勃一样,拿下安市城。
因为在他看来,安市城没有了高突勃的援军,又城了一座孤城。
纵使这座孤城是一块难啃的骨头,只要费些时间,依旧能够啃下。
就像当初的辽东城一样。
如果李承乾在这里,肯定会对他破口大骂:几个菜啊?喝这么高?!
只见他用沉默拒绝了孙代音之后,又转头朝长孙无忌道:
“派人去给高突勃传个口信,就说渊盖苏文不行仁义,欺主辱民,所以朕才来兴师问罪,至于交战,本来并不是朕的意愿。我大军深入你们国境,粮食供应不上,因此先夺了你们几座城,等你们国家恢复对大唐的藩臣礼节,朕自然会将城池交还给你们。”
这里可不是李世民老毛病又犯了,他是在向高突勃放烟雾弹,因为他知道高突勃有勇无谋,所以吃定他了。
而高突勃也没有让李世民失望,果然中计了。
甚至觉得这是李世民在向他示弱。
那可是堂堂大唐皇帝,他说的话,难道还有假?
于是,高突勃就放松了筋惕,连军营守备都异常松懈。
而李世民则连夜召开军事会议,抓紧时间部署战斗。
他命李道宗率领一万五千人,抢占西面山头,又命李孝恭率领一万一千人,从山北峡谷秘密行军,迂回到高句丽后方。
至于他本人,则亲自率领四千精锐,坐镇北山,从这里俯瞰整个战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