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哦?”李世民挑眉:“有何不妥?”
“皇上请看!”
说着,张俭立刻拿起一个竹竿指向北面的山上,道:“此山地势陡峭,不宜攀登,且冬季刚过,树木都还处于枯败状态,无法遮挡视线。如果我们大规模占领此山,并将火炮运送上去,敌人肯定会横加阻拦!”
“另外.”
他顿了顿,环顾众人,包括李世民,又道:“如果我们被围困在山上,很容易成为一处死地!”
“这个.”
众人闻言,不禁面面相觑,深意为然的点头。
而李世民则不以为然:“现在我们已经将安市城围起来了,他们如何派兵阻拦我们,更别说围困我们?”
“是啊!他们若出城,正合我们之意!”李道宗也附和道。
“启禀陛下!臣有话要说!”
就在双方意见不统一的时候,身为降将的高突勃,立刻站出来拱手道。
“呵!”
李世民笑了,当即抬手道:“高将军有何高见?”
“呃”高突勃不由嘴角一抽。
虽然他知道自己在李世民眼里,是个有勇无谋的主将,否则也不会在率领十五万大军的情况下,被李世民轻松击败。
但他现在已经是唐军将领了,有些事,自然要尽职尽责,毕竟李二对他还算不错,并没有像对待降将那样对他。
却见他稍微斟酌了一下,便郑重道:“回陛下,据臣所知,安市城城主与乌骨城城主,私交甚好,且两者之间经常互助。”
“若我们打算在北上行动,安市城城主必定会联系乌骨城城主阻拦我们,而乌骨城城主那支几万人的军队,同样不容小觑,都是精锐!”
“不错!高将军说的不错!”
同样作为降将的孙代音,也在这时站了出来:“臣了解的跟高将军一样,乌骨城城主同样不好对付。当初陛下攻打辽东城的时候,臣就向乌骨城城主求援了。”
“不过,陛下兵贵神速,臣还没有等到他的援军,陛下就已经势如破竹了,但臣不得不说,如果乌骨城的援军赶到,陛下恐怕没那么容易拿下辽东城.”
说到这里,他忽地发现众大唐将领看自己的眼神有些不对,立刻又补充了个马屁:“当然!就算如此,臣依旧会投降陛下!为陛下效犬马之劳!”
大唐众臣:“.”
“哈哈哈!”
李世民不禁仰头大笑,仿佛所有的坏心情,都一扫而光了一般。
这时,却听高突勃又讪讪地道:“其实,还有一件事,臣不知当讲不当讲.”
“讲!”
李世民收敛笑声,大手一挥:“我大唐就没有什么不能讲的!高将军有什么话,直接讲便是!”
“谢陛下!”
高突勃拱手一礼,便再次开口道:“其实,这件事也不是我提出来的,而是我那个军师提出来的。他觉得,如今的安市城,全民皆兵,人人皆可为守城而死战,此城绝不容易攻破。”
“特别是臣那十五万援军被陛下打败,高句丽国内更是闻风丧胆。”
“而今之计,不如绕过安市城,直取乌骨城。”
“虽然乌骨城的精锐,不容小觑,但乌骨城城主已经年迈,只要我们全力攻城,必定能攻破此城。”
“另外,我们进军途中,若采取杀鸡儆猴的策略,那些小城必定望风而逃。我们既不用等待蜀王殿下的粮草,也能自给自足,再乘胜追击,平壤指日可待!”
听到这个计划,李世民眉头一皱。
因为孙代音之前也提出过这个战略,但被他沉默否决了。
毕竟在当时,他刚刚击败了高突勃十五万援军,正是睥睨天下的时候,怎么可能会走弯路?
然而,随着安市城的久攻不下,长安风云密布,他现在已经没有了当时的那种心情了,只想速战速决。
“诸位爱卿觉得如何?”李世民平静地询问众臣。
尽管他心里已经同意了高突勃的建议,但他之前沉默否决过这个建议,若是很轻松的就答应了,只会让人觉得他被‘啪啪’打脸了。
却听李孝恭率先站出来道:“陛下,臣觉得高将军的提议很好,我军在南部还有张亮的四万海军,可命他即刻向乌骨城进军,再与我军主力会师,攻占乌骨城,然后一鼓作气的渡过鸭绿江,直取高句丽都城平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