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呵。”
杨万春冷笑一声,随即满脸不屑地道:“他还真把自己当忠臣了?我们守卫安市城,可不是为了什么嘉奖的!我们是守卫我们的家园。”
“可是,他送来的那些东西,我们总不能不要吧?”
“谁说不要,除了兵器,都分发给城里的百姓!”
“是!”
金顺应了一声,又想起一事,追问道:“那李世民给的那些绸缎,要怎么处理?这件事大对卢那边好像也知道了。我恐怕他日后会以‘通敌罪’针对我们!”
闻言,杨万春眉头一皱,忽地想起去年冬天,城中断粮时百姓们用破麻絮裹身的模样。
“都分了。”
杨万春坐到凳子上,声音终于有了几分暖意:“老弱妇孺先得,剩下的裁成布条,给伤兵裹上。”
“将军,那可是.”
“不过是些俗物罢了,咱也不稀罕他李世民的东西!”
杨万春不耐烦地摆了摆手。
金顺知道他的脾气,也不多言,连忙就去传令了。
当指令传下去时。
城门口的哭声渐渐变成了细碎的笑语。断胳膊的老兵摸着绸缎,咧开缺了牙的嘴:“俺活了五十岁,头回见这么软和的料子,死后裹着它,也不算亏了。”
“呸!”
旁边的民夫拍了他一下:“大唐都撤了,往后好日子还长着呢!等开春了,咱去城外种庄稼,年底就能吃上白米饭!”
这话像颗石子投进水里,瞬间激起满场附和。
“就是!唐军打了大半年,连咱城墙根都没摸着,最后还不是灰溜溜走了?”
“听说他们皇帝都病得快不行了,太子又杀了一堆功臣儿子,这大唐啊,怕是要乱了!”
“我就说嘛,咱安市城是块硬骨头,谁来啃都得崩了牙!”
几个年轻士兵更是凑在一起,对着唐军撤退的方向指指点点,语气里满是嘲讽。
“你看他们跑得多快,连丢在营地里的破锅都没带走!”
“还有那些火炮,轰隆隆的听着怪吓人的,结果打了大半年,还不是白费力气?”
“我听哨探说,他们粮草都快吃完了,再不走,就得饿肚子打仗!自不量力的东西!”
杨万春这时也来到了城楼上,听着下方的狂言妄语,却没有制止。
也不知过了多久,他望着远处渐渐清晰的田野,想起孙代音离去时的背影,忽然轻笑一声。
金顺走过来,顺着他的目光望去:“将军,您说大唐还会再来吗?”
“来?”
杨万春摇摇头,指着城下欢腾的百姓:“他们内部都乱成那样了,自顾不暇,哪还有心思来打咱们?再说,经此一役,他们该知道,咱高句丽不是好欺负的。”
“也是。”
金顺会心一笑。</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