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没有追究刘洎攻讦之过,也没有肯定马周之功,反而带着一丝敲打的意味。
马周和孙伏伽心中一沉,只能躬身称是。
李世民将目光转向一直沉默的魏王李泰:“青雀,你近日协助魏相处理政务,有何见解?”
李泰胖乎乎的脸上立刻堆起恭敬的笑容,出列躬身,声音温润:
“回父皇,儿臣才疏学浅,正在努力学习。魏相处事公允,儿臣受益匪浅。”
“只是觉得……如今朝堂之上,当以和为贵,同心协力,方能应对四方之事。”
他绝口不提具体政务,只谈‘和谐’,显得既懂事又顾全大局,与刚才剑拔弩张的气氛形成鲜明对比。
李世民微微颔首,脸上露出一丝不易察觉的满意:“嗯,你能如此想,甚好。”
这一幕,让许多观望的大臣心中都有了计较。
看来,陛下对魏王的喜爱和扶持之意,是越来越明显了。
太子远在海外,虽战功赫赫,却在朝中树敌众多,尤其是伤了勋贵们的心。
此消彼长,未来储位之争,恐怕还有变数。
……
丽政殿,后宫
退朝后,李世民来到丽政殿,长孙皇后正对着窗外发呆,眼角似乎还有未干的泪痕。
“观音婢,怎么了?”李世民走近,语气放缓。
长孙皇后转过身,看着李世民,声音带着哀伤:
“二哥,我刚刚梦到承乾了,梦到他浑身是血……我心里怕得很。”
李世民眉头微皱:“承乾在倭国大胜,捷报频传,你何必担忧?”
“胜了又如何?”
长孙皇后情绪有些激动:
“二哥,朝中对承乾已有不少怨言,我听说今日朝会……”
“朝会之事,朕自有分寸!”
李世民打断她,语气转冷:
“承乾为大唐开疆拓土,有些非常手段,也是不得已而为之。至于朝中怨言……哼,那些人,不过是心疼自家子弟罢了!”
“可是二哥!”
长孙皇后抓住李世民的衣袖:
“你为何要将青雀召回长安?还纵容刘洎那些人依附青雀?”
“你知不知道,现在外面都在传,你要废了承乾,改立青雀!这岂不是让他们兄弟阋墙吗?”
李世民甩开她的手,面色沉了下来:
“朕召回青雀,是因为他素有才名,可为国分忧!至于朝臣依附谁,那是他们的事,朕岂能左右?”
“承乾若行得正坐得直,又何惧人言?他若……若真如传言那般酷烈寡恩,失了臣心,那也是他咎由自取!”
“二哥!你……”
长孙皇后不敢相信地看着李世民,泪水涌出:“你怎么能这么说?承乾是我们的嫡长子啊!他这些年为大唐出生入死.”
“够了!”
李世民拂袖转身:“后宫不得干政!你好好休息吧!”
看着李世民离去的背影,长孙皇后无力地瘫坐在榻上,心中充满了无尽的忧虑和寒意。
她感觉得到,她的二哥,大唐的皇帝,正在默许甚至推动着一场针对他们长子的风暴。
……
另一边。
魏王府,书房
李泰送走了又一拨前来‘拜访’的官员,志得意满地回到书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