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要的是,朕既然坐在这个位子上,只希望天下的百姓每顿饭里能多几个菜,最好顿顿有肉吃,老人孩子不挨饿,冬天不缺穿,不会被冻死……”
“这是很长远的目标,需要你我君臣一同努力。”
“当然,朕也不装什么高尚伟大,这么干的目的,大多是希望大宋江山能一直延续下去,不至于数百年后被吃不饱饭的穷苦百姓揭竿而起,推翻赵家的统治。”
章惇神情一肃,起身长揖,正色道:“臣在其位,定为官家分忧,为百姓谋福,如若做不到,臣亦不配继续坐在这个位子上。”
赵孝骞笑道:“这话听着提气,只要朕与子厚先生同心同德,这天下没有咱们办不到的事儿,千百年后的史书上,你我皆是圣君贤臣,供后人敬仰,岂不是一段佳话。”
…………
幽州城。
“幽州”是大宋正式的城名,可它还有一个名字,叫“北京”。
此北京非后世的北京,宋辽皆是五京制,除了国都外,皆有其他四京以为拱托。
大宋曾经的北京是大名府,后来朝廷收复燕云十六州,国土面积增加,疆域国界往北延长了数百里。
这个时候大名府作为北京,已然名不副实了,于是赵煦在世时御笔一挥,改辽国曾经的析津府为“幽州”,并命为大宋北京。
这其实是一件足够大宋臣民扬眉吐气的事。
大宋立国百年,第一次因为国土的扩张和延伸,而将新占领的城池改名,清明祭祖时,足够在祖宗墓碑前吹嘘两个时辰了。
今日的幽州城府衙后院内,气氛犹为沉闷。
许将和陈松龄一直被关押在后院,幽州城守将郭成奉了赵孝骞的密令,特意拨出一千兵马将后院团团围住,戒备森严,不允许任何人出入。
许将和陈松龄在这个小小的院子里已然住了三个多月。
这三个月里,外界没有任何消息传进来,二人更不知赵孝骞此番回京夺位,紧张究竟如何。
每日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坐在院子里平静地看着太阳东升西落,日复一日。
最初二人还能互相交谈,一同揣测汴京的时局。
可后来许将和陈松龄已渐渐无话可说。
不是没有话题可聊,而是二人的价值观根本完全相悖。
许将对赵孝骞夺位抱着比较开明包容的态度,在他看来,大宋需要一个贤明的君主,来带领这个国家走向盛世,而不是迂腐地遵从祖制,选出某个昏庸甚至暴戾的家伙,开历史的倒车。
祖制上倒是合理合法了,谁来可怜那些贫苦的百姓?谁来手执三尺青锋,率王师北伐辽国,完成华夏一统?
当今之世,除了赵孝骞,没人能做到。
这一点,许将看得很清楚,所以当初尽管赵孝骞率燕云边军起事时,严格说来由谋反之嫌,许将也只是不参与,可他的内心其实也不反对,于是许将才自己站出来,主动要求种建中囚禁自己。
陈松龄的想法跟许将完全相反,直到如今,陈松龄说起赵孝骞来,仍然是一口一声“反贼”,“狼子野心”等等辱骂之辞。
可见陈松龄此人何等迂腐固执,他的眼里只认祖制,祖制认定的继承人,才是合理合法的皇位继承人,换了别人都是谋朝篡位,人人得而诛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