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都市小说 > 世子稳重点 > 第九百五十七章 已读不回

第九百五十七章 已读不回(2 / 3)

虽说赵孝骞和萧奉先这个辽奸商量了几个损主意,但表面上看,辽国的回应比较积极,后来耶律延禧依照萧奉先的建议,杀了辽国的一批贪官,搜罗了不少钱财,归还大宋历年岁币的事,也在慢慢筹备之中。

同样是归还岁币的话题,西夏使臣的反应就截然不同。

西夏选择了已读不回。

这个消极的反应,现在已说不清到底是使臣李怀思的建议,还是李乾顺个人的决定。

当然,这也存在一些无法抗拒的客观事实,从绍圣三年起,西夏频遭天灾,国内作物歉收,牛羊大批瘟疫病死,西夏这两年收上来的赋税少得可怜,国主李乾顺年纪轻轻,愁得头发都秃了一大块。

后来赵孝骞即位,登基的当天就要求西夏归还历年岁币,这对原本就穷困潦倒的西夏来说,无异于雪上加霜。

李乾顺自即位后,也算是一位英主,他做出的决定很少有昏庸的,事实上他这几年采取战略防御国策,埋头发展西夏国内经济,等待恢复国力,试图让西夏再次伟大。

结果天不从人愿,原本打算韬光养晦,却活成了苟延残喘的模样。

主要是西夏以前富有侵略性,遭遇天灾之时,会效法辽军侵入大宋境内打草谷,袭扰抢掠大宋边民,这算是一种对国内百姓和牧民的补贴。

可是大宋的军事早已今非昔比,西北二十万大宋边军已装备了火器,西北边帅章楶跨马巡边,时刻对西夏虎视眈眈。

这种情况下,大宋不主动入侵西夏,李乾顺都要谢天谢地了,西夏哪里敢犯大宋边境半分?

无法劫掠,打不了草谷,西夏没了补贴,遇到天灾后自然每况愈下,越发不堪。

当赵孝骞提出要归还岁币,李乾顺简直如同晴天霹雳。

岁币其实不算多,大宋历年来送给西夏的岁币撑死了不过一两百万贯,西夏国力这几年虽然不大行,但咬咬牙还是勉强能付得起的。

可李乾顺更在意的是,赵孝骞这位新即位的大宋皇帝对西夏国释放的强烈信号。

登基大典当天便当着群臣的面,直言不讳地索要岁币,这位大宋皇帝在外交上必然是采用非常强势的方式。

这一次索要岁币,下一次呢?

李乾顺不希望这种近乎勒索的要求,在大宋外交上形成习惯,隔三岔五要点什么东西,西夏本就是个穷国,这谁受得了?

几番思量下,李乾顺终于做出了决定,那就是已读不回。

这个决定终于给西夏带来了灭顶之灾。

当然,严格的说,西夏的灭顶之灾倒也不完全是李乾顺的这个决定造成的,事实上当大宋军事上支棱起来后,灭亡辽夏不过是时间和机会的问题。

哪怕西夏一直老实本分,赵孝骞灭西夏之心也不会丝毫改变,一统天下的志向不可能因为某人某国的乖巧老实,就会对他网开一面。

天下归于一统,是大宋皇帝的使命。

最新小说: 非正常穿越 回乡种田:末世系统早到十年? 娱乐:我就是顶峰 诸天从炼化技能开始 华娱:从选秀顶流开始 向着未来女魔头挥剑 港岛:从马仔小摊位到全球供应商 远山破阵曲 冬日重现 秦时:我在天宗误入歧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