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过去了,两天过去了,三天过去了朝廷似乎已经把他遗忘。豆卢革大敞大门,穿着盛装,在庭院里走来走去。
在此之前,豆卢革早就提前把自己升迁的喜讯散发给了亲朋好友,请大家来欢送他高升。如今,亲朋好友携带礼物齐聚庭院中,除了欣赏他的时装秀,就是交头接耳、议论纷纷。
“大人,您不是升官了嘛,敢问现居何位”
“是啊,哪里高就了”
问得豆卢革心烦意乱,“再等等,再等等。”
后来,亲朋好友们都劝他去朝廷里打听一下消息。
于是,豆卢革厚着脸皮,找到了李嗣源身边的大红人安重诲,“您瞧,先帝也入了土了,纸钱也烧了,念经的和尚也撤了我是不是也该回朝廷里边,给大家帮帮忙了”
安重诲为人耿直刚烈,很有郭崇韬的影子。实不相瞒,我在初读这段历史的时候,就把郭崇韬与安重诲混为一人,二人有很多相似之处,有关安重诲的人物分析、政治斗争,我们回在后文详细展开,在此只是一笔带过。
他耿直,所以他非常厌恶豆卢革、韦说之辈,他刚烈,所以他不会给豆卢革留任何情面,不会放过任何一个羞辱他的机会。
安重诲把脸一拉,当众对豆卢革说道“你不是挂职山陵使吗不好好看坟守墓,没有皇帝诏令制书,擅自来中央,难道是不把皇帝放在眼里吗难道是认为我们沙陀人好欺负吗”
一句话把豆卢革吓得半死,赶紧认错赔罪,夹着尾巴仓皇滚蛋。
安重诲的这句话不仅仅是出于私人情感的宣泄,而是一种明确的政治信号。朝武百官立刻到了朝廷的最新风向标,接下来的事情,就不劳安重诲和李嗣源费心了,手下人都很精明。
一味地唱赞歌,高呼万岁万岁万万岁,只是最低级、最入门的溜须拍马而揣度领导心思,主动去做那些领导想做却不方便做的事情,才是进阶版。比如安重诲、霍彦威擅杀亲王。
弱势的李嗣源入主洛阳之初,离不开豆卢革、韦说这种“汉奸”、“带路党”的拥护,而随着各项工作步入正轨,一些旧有的遗毒就要被适时地铲除了。所以拿掉豆卢革、韦说只是时间和方式的问题。
安重诲对此有清晰的认知,现在,他明确地释放出了这种信号,开启了李嗣源时代第一次政治斗争“收割芦苇”运动。
在这场运动中挺身而出,勇做先锋的,是谏议大夫萧希甫音近同“小媳妇”。
“小媳妇”这人非常有意思,有的史料说他“有正谏之望”,因此遭豆卢革排斥。乍一看,豆卢革是奸臣大坏蛋,而“小媳妇”是直言敢谏的清廉君子。然而历史真相绝不是这么一句话就能准确概括的,展开来看的话,“小媳妇”还真算不上什么正人君子,甚至可以说是道德败坏,不忠不孝、无情无义
五代十国往事请牢记收藏,网址最新最快无防盗免费找书加书可加qq群952868558</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