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高?”
“870!这还不到1年呢。”
《自然》期刊曾经报导过在所有已出版的文章中,只有1次引用的论文,已经在前55.8%中。被引用次数达10次以上时,该文章已经是全球被引用次数中排名前24%;当超过100次引用时,论文引用数就来到最高的1.8%。当然,不同学科的平均引用数差异极大。
“不是,这样的牛人哪里冒出来的?”一个操着江淮口音的医生表示了不解,“中南省那边经济很一般吧,为什么不来我们这边啊?”
“不是,兄弟,你这话我就不爱听了!照你的话来说就是穷的地方不配有牛人是吧?”有人表示了不满。
“事实不就是这样吗?我们树州待遇比那边强好几个档次的!”
“你嘚瑟什么?你们那连个机场都没有。”一个来自雨南的医生精准的击中了树州人的痛点。
“就是,一个破地级市,连省会都不是!”
“你们说什么呢!”来自树州的医生大怒,“你们知不知道我们树州是省里面最富裕的城市,上有天堂,下有树杭,小学语文没学过吗?”
“而且,机场这个问题以后肯定也会解决,说不定我们哪天就把有锡市给兼并了!”
“你在想屁吃呢。”一旁正好有个有锡市人民医院的医生。
“谢谢主持人的介绍。”高风打开了精心准备的课件,“今天我向大家汇报一下硬镜下气管支架的置入的小技巧,有什么不足的地方请大家多多指教。”
“首先是开孔技术在气道y形硅酮支架中的应用,我发现临床中很多情况下存在y形硅酮支架置入困难的情况,y型支架由于其不规则的情况,弹出后不容易.”
“但是通过开孔技术,我们可以很大程度上解决这个难题,下面是我曾做过的一例病例,大家看.”
“我好像看过这个视频啊!”下面有医生小声议论了起来,“卧槽,原来这个也是人家首创的!”
“这人脑子是什么做的,真想拿出来看看。”
“接下来是硬镜下氩气切割的个人经验。”高风第一次在这么多专家大咖前讲课,感受到众人审视的目光,心里还是挺兴奋的。
“最后再分享一例ecmo支持下气道狭窄的快速开通及硅酮支架置入。”
“这年轻人也太优秀了。”第一排就坐的王院士忍不住说了一句,“我像他这个年纪的时候可没有这么出彩。”
“那个贝伐珠单抗注射液的首仿也是他做的?”
“对,据说临床试验很顺利,明年上市的可能性非常大。“弟子伍善因小声说道,“人家早就是亿万富翁了,他手里面还有个单克隆抗体催化底物的授权,据说每年的收入是按亿计算的。”
王院士愣了,这个情况是他之前不知道的。本来老爷子之前还存着把高风收入麾下的想法呢,这下念头彻底熄火了,年轻人风头正盛,还达到了财富自由,这样的人物恐怕不甘居于人下啊。
“好了,有没有哪位老师要提问啊?”主持人问道。
唰的一下,下面至少20多号人举起了手。“看来大家对高风教授的授课大有收获啊!”主持人笑了,他随即点了一位。
“高教授,我主要是想问一下y型硅酮支架开孔距离的问题,我之前就看过这个视频,心里面对这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