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师看了他一眼,说这话嘛意思嘛?
<divclass="contentadv">“打铁还需自身硬啊。”导师说道,“你那三瓜两枣的的确有些拿不出手,你瞧瞧人家这次评上的,哪个成果不比你多。”
“这个马华元也不比我强多少啊。”黄家祥不服气道。
“人家导师是许院士!”导师斜眼看着他说道,“谁敢不卖面子啊。”
懂了,原来是我老师不行,黄家祥心想道。
等回到家,妻子看他一脸的不高兴,立马便明白事情黄了。
“不是说十拿九稳吗?你这也不行啊。”她抱怨道。
“你一个女人懂什么!”黄教授大怒,“头发长见识短!”
老娘们话都不会说,这个时候也不知道安慰几句,真想一脚给她蹬了。
高风评上长江学者的事情在z大引起了很大的轰动,大家这两天都在谈论这个事。
“真是人比人气死人!”一个头发白了不少的老教授叹气道,“有生之年竟然还能看到26岁的长江学者。”
“这个高教授也不知道吃什么长大的,就离谱。”另一个教授说道,“我26岁的时候刚考上博士,天天被导师使唤的跟个猴一样。”
“我研究了一下,他那些成果可都不简单啊。”另一个教授也出声道,“普通人一辈子弄出来一个就了不得了。”
要不人家这么年轻能评上长江学者呢,大家心想。
刘副校长给高风打来了电话,恭喜他成功当选,同时表示要给他举办个庆功会。
“还是不要了。”高风觉得有点太高调了,他主要就是想完成个任务。
虽然他表示了拒绝,但学校里面有人评上了长江学者,这个事肯定要拿出来大书特书一番啊,要不然大家怎么知道学校在领导的带领下取得了这么大的成就呢。
至少得拉个条幅,搞个什么汇报会吧?
尽管为了某方面的考虑,高风的具体年龄没有出现在新闻里面,但很快这个情况就被人有意无意的传了出去。
“卧槽!26岁?长江学者!”京大的席兴怀拿着手机就往办公室里面跑,“同志们,大新闻啊!”
“什么大新闻?”大家的注意力都被他吸引了过来,这个小席平时就喜欢咋咋呼呼的,但大家离了他还真不行。
平时学校里面有个风吹草动的,席兴怀总能第一次时间掌握具体情况,堪称吃瓜界的楷模。
“小席,什么大新闻啊?”
“有个叫高风的评上了长江学者。”席兴怀兴奋的说道,“大家知道人家今年多大吗?”
“多大?”
“26岁!”席兴怀大声道,“震不震惊?意不意外?”
“开玩笑的吧?”一个同事怀疑道,“26岁的青年学者也太夸张了!”
“什么青年学者,人家评的是特聘教授!”
“妈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