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hl又叫肺霍奇金淋巴瘤,是淋巴造血系统外罕见的一种恶性肿瘤,在恶性淋巴瘤中只占0.5%~1%,国内外文献多为个案报道。
该病分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原发性非常少见,大多数为继发性,是从纵隔、肺门或其他部位的淋巴结病变直接浸润蔓延或播散至肺实质所致。
因临床症状及影像表现缺乏特异性,临床误诊率高,病理学检查是确诊phl的主要依据。
“怎么会是phl呢?”感染科孙主任语调高了起来,“你到底懂不懂啊?!”
鲍院士的眉头皱的更深了,他非常不喜欢孙主任的发言。
“这个病的组织学特征为多种反应性炎细胞背景中见到经典的r-s细胞,r-s细胞及不典型r-s细胞是hl的真正肿瘤细胞。
phl的病理类型主要包括结节硬化型和混合细胞型,其中结节硬化型是经典型最常见的类型,约占60%~70%。”
“而且!”孙主任加重了语气,“本病罕见表现为结节或肿块伴空洞、肺炎并肺实变,影像学表现为空洞或囊腔为主的发生率
“空洞的形成系肿瘤内部坏死所致,粟粒型肺淋巴瘤更为罕见!”
场面一时间很是安静。
“这个老孙肚子里面还是有点东西的。”有人小声说道。
“是啊,我刚查了一下,说的很全面。”
“不过应该是把鲍院士气着了,你看老头脸都绿了。”
鲍院士的眉头皱成了一个川字,他极其不喜欢孙主任的发言,并对此人产生了负面的看法。
“这个高风是不是有点言过其实啊。”有个主任轻声的对旁边相熟的说道,“这么年轻,我怎么不相信临床水平会很高呢。”
“不,不,高教授的确是有两把刷子。”对方回答道,“之前我请他看过病人,有真本事。”
“是嘛?!”
高风突然挺欣赏这个孙主任的,肺霍奇金淋巴瘤发病率很低,但对方谈起来这个有种信手拈来的感觉。
“孙主任之前研究过这个?”他虚心的问道。
“没错,之前我确诊过一例这样的患者。”孙主任语气中透露着一丝丝的小得意。
那是7年前的事了,患者是一个55岁的中年女性,之前天南地北看过好多医院,还到国外转悠了一圈,最后在他这确诊的。
人家还给送了一块匾,上面写着妙手回春四个大字,现在他还留着呢。
“可发病率低并不代表不需要排除。”高风出声道,“根据现有的检查结果来看,phl的概率还是挺大的。”
“呵呵,你之前接触过这样的患者吗?”孙主任笑道,“我看你挺年轻的啊。”
“之前曾经为难治性的大b细胞淋巴瘤的患者制定过了治疗方案。”高风回答道,“我当时也关注过霍奇金淋巴瘤。”
“这两个疾病之间的区别大了去了。”孙主任说道,“你临床经验少,回头还是要好好学习一下。”
鲍院士的脸色更难看了,原先只是发绿,现在是又黑又绿。
但孙主任明显没有意识到,他还在继续用教训的语气跟高风说话。
“我还是有些把握的。”高风说道,“假如能把这块给切下来,确诊应该不存在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