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寝宫的桌案上原先的二十多个玉碟此刻只剩下了三个,距于正中的一个上刻着赢扶苏,左右的两个玉碟上分别刻着赢高和赢光两个姓名。
很显然始皇帝是打算从这三位公子中选出一个合适的继承人,但是三人之中公子扶苏的玉碟不仅居于正中,而且所处的位置明显的便公子高和公子光的玉碟要高上一截。
看到这一幕,虽然始皇帝什么都没说,然而研究了嬴政的性格喜好一辈子的赵高已经明白,太子之位恐怕公子扶苏已经十拿九稳了。
一旦扶苏继位,恐怕自己绝对活不了几天。
这一日一白天的时间赵高都在惴惴不安中渡过,而始皇帝也罕见的没有批阅奏章,而是在寝宫里来来回回的挪步,时不时的回到桌案旁边看着剩下的三个玉碟出一会神。
对赵高而言,当晚又是一个不眠之夜,次日一早初到始皇帝寝宫的赵高便接到了始皇帝的第一个命令——起草诏令,诏扶苏回返咸阳!
听到始皇帝的命令,赵高虽然早就有了预感,然而听在耳中却依然仿佛五雷轰顶一般。
鬼使神差的,赵高在起草完了诏令,给始皇帝审阅之后却将这一份诏书带回了自己的住处,并没有将之发出。
这一夜,赵高死死的盯着这一份诏令一直到深夜,第二日在皇宫中便有一个消息开始在宫人中流传:“始皇帝意欲从诸公子中择一人为太子。”
与此同时,之前始皇帝命令赵高所掌握的那一部分,负责监视群臣的隐在暗处的力量开始也运动了起来。
三日之后,宫殿中哪些宦官与大臣们有过交流,便已经汇总到了赵高的手上。
而这些宦官也在短时间内全部都销声匿迹。
至此在始皇帝不见外臣的情况下,赵高可以说是斩断了外界知晓始皇帝信息的最后一点渠道。
……
“丞相,中车府令赵高来访。”左丞相李斯的府邸中,一个下人前来禀报道。
听到赵高前来,李斯立即正了正衣冠迎向了正门处。
从职位来看,赵高和已经官居丞相的他不可同日而语,然而赵高却是此刻唯一一个能够接触到始皇帝的人。
李斯能够在当年嬴政驱逐六国宾客之时以一篇《谏逐客书》令始皇帝改变主意,再在这几十年里慢慢地爬到丞相的位置,除了他出众的能力之外,自然也没少了“识时务”这三个字。
对待能够随时接触到始皇帝的赵高,他李斯表现出了极大地尊重。
“贵客临门,李斯荣有幸焉,赵府令请进。”赵高此时并不是一个人来的,在他的身后此刻还跟着一队的羽林,羽林那可是始皇帝的亲卫。
“丞相府中我还是不去了,王命紧急还请丞相与我一统前去宣诏。”赵高摆摆手说道,说罢便将一卷书简交到了李斯的手中。
李斯打开一看上书:“着令,左丞相李斯并中车府令赵高,去往公子光、公子高府上宣诏不得迟疑。”
字是始皇帝的字迹,上面盖的也是玉玺的印记,任是李斯再怎么想也想不到竟然有人敢于伪造诏书。
能够把始皇帝的字迹模仿的惟妙惟肖的便只有伺候了他几十年的赵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