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程平同岁的“熊孩子”对这个盒子确实爱不释手,自己又拧了弦,听了两遍。
程平的音乐两辈子都学得稀松二五眼,刘恭却颇有天分,关键是爱钻研,鼓捣出的盒子能奏《霓裳羽衣曲》的一点儿开头。1
“中原当真什么都有……”纳音笑道。
程平必须把他中原“地大物博”的念头扭过来,“中原最贵者,人也,礼也,乐也。”
程平晃晃有点晕乎的头,给“熊孩子”上思想教育课:“自周公制礼作乐到今一千余年,虽历经王朝更迭、也曾战乱频发,但国人始终不敢忘‘礼’‘乐’二字。”怕纳音文化课学得不好,程平尽量深入浅出,“乐者,和谐也;礼者,有序也。凭着礼乐,中原王朝才能上下同心,百姓安居……”
纳音听得晕晕乎乎,不过大意倒也听懂了,中原最贵重、最好的不是东西,而是人,是“礼”和“乐”。突然纳音又笑了,这盒子是刺史做的,他这不是夸自己吗?
程平一看就知道熊孩子没听进去。算了,洗脑也不是一蹴而就的。坐了这会子,再不出去,外面那帮人该拿着刀枪进来了,于是携着纳音的手一起走出去。
纳音只觉得这刺史的手纤细柔腻,似比姑娘们的手还细滑,再侧头看程平的脸,这个——未免也太柔和了些吧?
听闻中原有一种男子,虽是男儿身,喜欢的却是男子,其形容也像妇人,莫非——这程刺史便是这样的?纳音的脸突然红起来,又不好抽回手去,只好僵硬着任程平握着。到了席上,程平松开手,笑嘻嘻地接着说场面话,纳音却在案下搓了搓手。
宴席过后第二天,回鹘使团道明正题——请求在云州开互市。
程平的反回鹘入侵大计开展得轰轰烈烈的时候,却迎来了回鹘使者。
听人报回鹘可汗桑格列的侄子纳音来访云州,程平忙让录事参军蔡森把他安排进馆驿,然后便召集州府属官们开会。
陆允明给的资料里说,回鹘可汗桑格列这人颇有才具,年轻时灭了负隅顽抗的突厥残部,统一了铁勒诸部,与唐合作,帮唐征讨反叛的藩镇,获得唐朝皇帝“忠勇令可汗”的册封。
程平分析着,大约是唐的内乱和软弱刺激了这位枭雄的野心,但面对唐这样一个庞然大物,他也不敢贸然动武,故而不断进行骚扰和试探,却维持着表面的臣服。
桑格列有五个兄弟,最有势力的叫叶其阿。另有一个叫绰度,其母是和亲的宗室女,绰度本人还曾去过长安,属于回鹘中的亲唐势力。
王棣给的回鹘王庭资料也差不多,只是多一点细节。
程平想知道这位来使纳音是绰度的儿子,他的政治倾向又是什么样的?能不能从他这打开缺口,与回鹘中的亲唐势力有更紧密的合作?
关于纳音,吴长史想了想,道:“下官倒是见过一次这个纳音,大约七八年前,他还是个十二三岁的少年。回鹘使者进长安献贡,他私自藏在使节队伍中,过了东受降城才被发现。那时候下官恰去东受降城公干,看了这场热闹。”
程平点点头,这小孩儿有点意思……他是单纯调皮捣蛋,还是听家里长辈谈论大唐多了,故而对长安心生向往?但愿是后者。
宴会颇为盛大。为了表示重视,也为了不被人看轻了去,程平正正经经穿上四品刺史官服,涂胡须膏时下手比平时重了一些,眉毛也画得更浓,可惜没有高跟鞋……程平在心里叹口气,身高上不去,这气势就弱了。
即便程平再怎么装扮,纳音见了她也是一愣,这么年轻的刺史!又这样柔弱纤细,像祖母养的兰花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