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卫:科勒尔、儒利奥·塞萨尔、萨默尔、施密特,
中场:莱因哈特、斯蒂芬·弗洛伊德、帕特里克·博格、斯特凡·罗伊特,
前锋:卡尔-海因茨·里德尔、拉尔斯·里肯。
曼联442菱形中场:
门将:舒梅切尔,
后卫:菲利普·内维尔、帕里斯特、史蒂夫·布鲁斯、加里·内维尔,
中场:吉格斯、雷东多、斯科尔斯、贝克汉姆,
前锋:陆德扬、坎通纳。
“多特蒙德的实力不差,拉尔斯·里肯伤愈是很重要的一件事。”
“是的,有意思的是里肯也曾经获得过巴西足坛的关注,前巴西队主教练佩雷拉说他踢球的时候像贝利。不过德扬则是被贝利评价为最伟大的7号,可以和他一起出场。”
“这场比赛双方的阵型差不多,德扬也出现在了锋线位置。里肯是九号半,不过他更喜欢在右路活动,德扬则喜欢在左路活动,两个人拿球的时候可能会有相遇,很期待看到两个天才之间能擦出什么样的火花。”
“不得不说,多特蒙德的阵容真豪华。”
能让英国解说发出这样的惊叹,也证明了多特的强大。
萨默尔是贝肯鲍尔之后最好的自由人,里肯也是这个时代德国最好有天赋的球员,卧龙凤雏同处一支球队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何况还有罗伊特、弗洛伊德等国脚。
里肯更是和托蒂一样,可以让队友们围绕他踢,自带体系的球员。
不过这位却是是真的昙花一现。
阵容首发唯二的外国人,巴西后卫塞萨尔效力多家豪门,博格更是捷克超新星,这样有老中青平衡,各个位置有实力的球队,已经可以和各国豪门掰手腕了。
双方主帅握手后,看台上缓缓升起了巨大的tifo。
是里希斯菲尔德带着里肯一起捧杯的画面,充分展示了主队的野心。
晚上7点30分,捷克主裁判瓦茨拉夫·克罗德尔吹响了全场比赛开始的哨音。
多特蒙德开球后,解说就在讲述今天多特的战术。
菱形四后卫也不是什么新鲜的东西。这是从人盯人转化为区域盯人的产物,最早是帕尔·切而瑙执教拜仁时候使用的。
82年的拜仁和83年的汉堡两支冠军杯决赛球队都是用的这套体系。
对于年纪大的球迷来说并不陌生。
这套战术应对433比较舒服,但是对双前锋就不那么舒服了,这套体系更进一步就是3中卫的五后卫体系,防守和进攻之间的博弈才是促进阵型和战术变化最大的原因。
看到对手的站位,弗格森都忍不住笑了。
没想到希斯菲尔德坚持他们那一套,那么今天曼联光是阵型上有足够的优势。
这是一种普遍认知。
教练们有自己的论坛,偶尔会进行一些研讨会。
希斯菲尔德也在不断关注着场上。
如果说之前他印象里的陆德扬锋芒毕露,就好像是一柄锋利的宝剑,今天的陆德扬则收起了獠牙。
但是德国教练不认为陆德扬是下滑了。
而是做出了伪装,随刻准备发起致命攻击。
狡猾的混蛋!
从跑位就能看出来,陆德扬无论是在中路还是拉边,都不会选择和他的球员近身,那么留下一定空间做什么?
当然是等队友传他的球员身后,然后启动拿球。
所以每次陆德扬的跑动都让他看得心惊肉跳。
他敏锐的注意到,无论是陆德扬还是坎通纳,都不会选择直接进入禁区。
两个人都会带着后卫跑跑停停,给队友创造上来的时间。
这是一种很聪明的踢法。
唯一的问题就是聪明的球员是他的对手。
开场这这段时间,双方都没有像样的进攻,更多的则是在试探。
博格拿球传给里肯,里肯马上就拨球拉边。
吉格斯的防守能力连贝克汉姆都不如,只能靠意识来尝试预判对手的动作。
里肯却没有着急,在和吉格斯对峙的时候,他一直在观察队友的位置。
“帕特里克。”
看到队友前插,他马上喊了博格。
这样的动作还是吸引了雷东多的注意力。
不过雷东多才往前压,里肯马上扭身一个大脚,这球直接飞向了球场的另一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