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在原有基础上扩充了一个营的兵力。
但各级军官在实质军衔和待遇上,都上升了一步。
这只是明面上最显眼的。
而真正的变化并不起眼,但作用很大。
经过改编后,一支山地战术兵团的兵力,大约在5000人左右。
战场宽度足够,已经是丘陵山地所能容纳的极限宽度。
再多就会适得其反了。
在配属了后勤保障大队,和战地急救大队后,独立作战能力得到了较高提升。
继续说下级编制。
山地战术大队是基本作战单位,相当于之前的山地营。
战术兵团相当于旅,之所以没在其下组建类团级单位,主要还是考虑整体作战的机动性。
一个团的人数,少说要在1500—2000人之间。
而战术大队满编1000人,班组兵力由13人转变为10人,空余出来的缺额,转交给了新组建的后勤支队。
相当于在营级单位,就部署了后勤连。
别管眼下能不能发挥作用,先把框架搭起来再说。
在保证战斗力的情况下,缩减部分规模,可以确保部队能有快速的响应能力。
山地作战,重型武器无法展开。
况且山地不比平原,部队无法大规模集群作战,不能共享统一的后勤保障。
因此设立后勤支队是必要的。
从今往后,战术兵团这一编制,就会成为基本战略单位。
赵方远每念到一个名字,下方便出现一道声音。
“多谢长官栽培!”
宣读完三支山地战术兵团人员名单后,赵方远翻动文件簿:“接下来开始会议第二项议程。”
“经上层指挥部考虑,组建预备战术兵团,兵团长楚云飞!”
“.”
听到喊自己名字,楚云飞‘蹭’的一下站起身:“谢长官栽培!”
王奉满意的点点头。
这可不是预备役的意思。
所谓的预备战术兵团,的的确确是一支一线作战部队,各项武器标准足额发放。
之所以称作‘预备’,主要是王奉还没想好具体兵种。
可以看作普通的步兵部队,没什么特色,但也没什么弱项。
一支多边形部队。
也可以在大规模的集群作战中,承担填线作用。
其次就是山西地形太复杂。
平原,山地丘陵,高原样样都有。
只部署山地兵团,局限性太大了。
如果未来有可能,直接将预备战术兵团,转为机械化战术兵团,或者是其他兵团。
由于一直按照一线部队标准训练,也有大量的实战经验。
到时候改编的速度就会快上不少。
这并不是亏待了楚云飞,反而是一种培养。
会议进行到这,基本上已经宣告结束了。
只剩一件事还没有说。
在王奉的眼神示意下,赵方远的文件簿又往后翻了一页,看着上面的文字,立马神情肃穆,朗声念诵道:
“华北战斗群原一团,该部在柏木井一战中表现英勇,面对日军的空地协同打击,坚守顽抗,寸步不让,成功完成指挥部下发的阻击任务,授予第一‘红旗’山地战术兵团荣誉称号!”
张虎猛地抬头,他刚从野战医院里出来,事先对此并不知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