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奉应了一声,随后象征性的和汪精卫碰了一下酒杯。
应付完之后,接下来的都是一些中层官员。
其实真正的级别也不低,但在王奉看来,确实是“中层”。
山城市长李宏锟。
sc省府主席,常凯申的结义兄弟——张群
山城卫戍司令贺国光。
这些人举止很有分寸,只是过来敬了杯酒,并没多说什么。
再之后的,就是一批青年军官。
从这时候开始,气氛逐渐诡异起来了。
王奉皱眉。
这种感觉说不清,道不明。
如果说刚才孔祥熙,汪精卫这些中央系高官过来敬酒,谈不上挤兑或是斗争,只是为了混个脸熟。
而这些青年军官,则是过来吹捧亦或是羡慕?
王奉搞不明白。
这群有说是青年军官,但岁数也不小了,从样貌上看,最年轻的也有三十多岁。
若是真论起年龄。
自己可能是整个宴会厅内最小的。
“该不会是以为我夺了他们的晋升之路吧?”
王奉皱眉。
从谈话中看,这些青年军官大多毕业于黄埔军校,还以前四期为主。
我是第五期
原来如此!
王奉眉头舒展,心中想明白了。
归根结底,还是因为自己晋升太快了。
用不到一年的时间,走完了别人二十年,乃至三十年的路。
战场之上,火线升迁的例子比比皆是。
但像自己这样,一直屡获奇功,一直火线升迁的例子,还真是蝎子拉粑粑,独一份。
也难怪这些人会如此。
黄埔军校最讲究资历。
一期生要比二期生高贵,二期生强于三期生,三期生优于四期生。
这股风气,还是常凯申带起来的。
如果没记错的话,他最喜欢说的一句话就是——“他只是黄埔四期生,你是一期的!”
每每训诫属下时,总喜欢搬出一个人来拉踩,久而久之,这股风气就形成了。
而现在。
这些学长们看着已经位列高位的学弟,心里能好受就怪了。
一方面想要过来结交一下,希望自己以后能提携一二,另一方面又拉不下脸面,觉着低人一等,自降身份,生怕别人笑话自己。
最关键的是,自己开了先河,成了众人争相模仿的对象。
接连不断的升迁,几乎向所有的青年军官释放了一个信号。
只要有战功,就能在短时间内打破在职务晋升上,纵贯上千年资历桎梏。
他行,为什么我不行?
况且我还是学长!
王奉笑了笑,心里想明白后,就并未过多在意此事。
在宴会厅内熬过了一波又一波应酬后,终于有卫兵从门外跑进来。
“委座到!”
一声响起,在场所有人立马放下酒杯,整理好站姿,目不转睛的盯着大门。
王奉也有样学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