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件事的幕后指使者,大概率就是矶谷廉介。
裕仁:“今后没有朕的命令,任何人不得私自调动一兵一卒!”
“满洲事变”以来,天皇的统帅权动辄被侵犯,尤其是“二·二六”兵变,乱军起初打着维护皇权的旗号冲进内阁。
但不知中间出了什么差错,乱军之中,竟开始有人企图拥护他的弟弟,秩父宫雍仁为帝。
这怎么能允许呢!
“二·二六事变”虽然被镇压了下去,但军部对天皇统帅权的僭越,却彻底的一发不可收拾。
东条英机适时开口:“陛下,苏联人近来的行动确实蹊跷,在张鼓峰上修筑工事,毫无任何意义,这很有可能,根本不是单纯的试探!
“近期赤色分子活动异常猖獗,在大阪,名古屋,北海道等城市暗中举行私下集会,军队实施抓捕时在现场发现了大量的苏制莫辛纳甘步枪!”
裕仁眉头紧锁。
这件事他略有耳闻,但当时由于全国上下都在筹备武汉作战,再加上赤色分子煽动反战情绪,也不是一天两天了。
除了命令守备部队加紧巡视以外,并没有过多关注。
闲院宫载仁:“陛下,东条次官言之有理,张鼓峰事件,或许并非偶然!”
裕仁沉住气:“目前帝国的主要任务,是通过武汉作战,彻底解决支那事变,苏联方面,尽可能控制事态发展。”
在开展对华作战之前,他对后续的战略发展,就已经打好了腹稿。
当时几乎所有人都认为,能在三个月之内彻底解决支那事变。
“北进”或者“南下”,已经成了帝国战略层面的共识。
但谁也没想到,从七月七日到现在,开战已有一年多的时间。
形势非但没有像预想中的那样,反而还有被一步步拖进战争泥潭的趋势。
裕仁:“此次武汉会战,支那方面的总指挥官是谁?”
闲院宫载仁:“是王奉!”
一听到这个名字,裕仁心里咯噔一下:
“王奉?”
“为什么不是陈诚?”
闲院宫载仁:“陛下,半个月前,支那方面召开军事会议,常凯申亲自推荐王奉,担任战役总指挥。”
裕仁:“畑俊六呢?他怎么样?
“会是王奉的对手吗?”
寺内寿一去了欧洲,以外务武官的身份,和德国洽谈结盟事宜。
武汉作战的指挥权,自然落到了畑俊六手里。
前线部队对东京城的影响,比任何人预想中的都要大。
淮北战役后,随着第十三,十八师团覆灭的消息一起传回来的,还有一个中国名字——“王奉”!
在当前,正处在战争狂热的日本,这个名字,几乎成了家喻户晓的存在。
不断有帝国勇士想要挑战他。
但结果无一例外,冈村宁次,中岛今朝吾,土肥原贤二的下场,至今仍历历在目。
渐渐的,前线士兵的心态,从渴望挑战,变成了闻之色变。
面对这样一位对手,裕仁很担心前线部队的士气问题。
闲院宫载仁微微鞠躬:“畑俊六将军已经做好了万全准备,还请陛下安心!”</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