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这时。
李太后从外面走了过来,后面除了跟着两名侍女,冯保也在一旁。
“孩儿向母后问安!”小万历连忙行礼道。
李太后点了点头,朝着一旁轻轻摆手,殿内就剩下小万历、李太后与冯保三人。
就在小万历疑惑之际。
李太后说道:“皇上,稍后拆卷,能否将张阁老与吕阁老家公子的名次提一提。二人若在三甲,至少提到二甲前十名,若在二甲,张阁老家的二公子可提到一甲,可以不是状元,但成为榜眼与探花还是可以的。如此,方能体现皇恩浩荡!”
李太后非常注重人情世故。
她知当下大明呈现蒸蒸日上之态的缘由,是有张居正与吕调阳坐镇内阁,故而想令小万历以此为恩惠,使得二人感恩。
另外,上届科举,张家大公子名落孙山,张居正是非常恼怒的。
若张家在此届能出个一甲,张居正绝对感念皇恩,会更加努力地处理政事。
小万历微微皱眉。
“母后,若放在往昔,朕必依母后之言。”
“然本届科举出了尸谏之事,影响甚大。朕若这样做,恐怕……恐怕会使得天下读书人质疑科举之公正,另外,此二人已有了进士身份,日后能走到哪一步,还需看为官后的政绩,将他们放在前列,并非好事,还会使得两位阁老背负骂名。”
“元辅与吕阁老已不止一次暗示朕,不能因他们而对他们的儿子徇私,朕还是不宜在科举上动手脚,以后多多照顾他们就是了!”
小万历语气非常柔和地否决了李太后的建议。
李太后张嘴欲言,但竟不知如何反驳,当即道:“好,那皇上便看着办吧!”
听到此话,小万历甚是开心。
在政事上,他已能独挡一面,完全不会对李太后言听计从。
李太后接着说道:“后日,三百名适龄女孩便会进宫,在宫内生活一个月,观察她们言行举止,交给冯保的手下人就是,皇上无须亲自查看。”
待观察一月行为举止,淘汰一批女孩后,便该由两宫太后挑选合适人选了。
“孩儿明白!”小万历拱手道。
当下,李太后若不依靠张居正,根本管不了前朝政事。
因为小万历总能有理有据地反驳他。
不过,小万历的生活之事,还全是她说了算,她是在提醒小万历,不可私自去见这些女孩。
一些女孩为了成为妃嫔,无所不用其极。
若碰到小万历,她们定会想尽一切办法钻到小万历的怀里,一旦二人干柴烈火,发生了关系,皇家就丢人了。
故而,李太后不得不提醒小万历。
待小万历册封了皇后,宫内女娥才是他随便挑随便临幸的时候。
……
片刻后,小万历来到了文华殿。
马自强、申时行、王锡爵三名读卷官已将四百八十份试卷依照成绩高低排列整齐地放在御案上。
随后,冯保开始拆卷。
这些殿试试卷,小万历全都阅过。
此刻,他拥有着一甲三名的决定权,可对当下名次进行调换。
冯保身后的两名小宦官,熟练地将一甲、二甲、三甲的姓名、籍贯,写在纸上。
不多时,便撰写完毕。
小万历望着此名单,大致扫了一眼,将其放在一旁。
然后先看了看一甲前三名的殿试文章,又看了看后面二甲前十名的殿试文章,沉吟片刻后,道:“便如此吧!”
当即。
一旁的制敕房官将一甲、二甲、三甲的姓名与贯籍,分别写在一旁早就准备好的皇榜上。
冯保与马自强、申时行、王锡爵,在一旁认真检查。
保证无一字有错漏。
之后,等候的尚宝司官员在小万历的授意下开始在皇榜上加盖皇帝印宝。
如此,本届的科举皇榜便正式诞生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