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阁。
沈念刚走到殷正茂的值房前,便见殷正茂气势汹汹地就要出门。
“子珩,老夫刚收到情报,十万两赈灾银已有部分被挪用于苏杭织造,虽还未查清挪用了多少,但足以令朝廷彻查,老夫准备先去寻张阁老,然后再与张阁老一起面见陛下!”
沈念微微摇头。
“殷阁老,我这里有更详细的情报,咱们屋里谈!”
随即,在屋内只剩下二人时,沈念将邹闻东的书信递给了殷正茂。
殷正茂看完后,面色阴沉,杀人的心都有。
“砰!”
他朝桌子猛拍了一下。
“先诈骗赈灾银,而后直接挪用八万两银,最后还……还暗杀巡案御史,这……这群人简直是疯了!”
十万两银,对太仓库而言,并不算是小数。
这是户部一点一点从别处抠出来的,见直接被挪用八万两,殷正茂自然气恼。
“宦官就是不能干政!不能干政!”殷正茂攥着拳头说道。
大明历代皇帝喜欢重用宦官办差,有一个重要原因是:宦官眼里只有皇帝,他们为完成皇差是可以不择手段的。
像冯保、孙隆,也饱读诗书,也知礼义廉耻,但为了皇差,他们可以不顾一切。
沈念看向心头怒火中烧的殷正茂。
“阁老,此刻向张阁老与陛下汇禀此事,冯保必然同时知晓。他知晓此事后,令孙隆与王岳两太监将挪用的赈灾银用在赈灾上,显然不可能。他们要做的是必然会毁掉所有证据,让他们看上去全力赈灾,将钱看上去全花在救济灾民上。他们在南直隶势大,有无数方式能让百姓为他们歌功颂德,我们不能贸然拿一封没有证据的书信去弹劾他们!”
“那……那应如何做?”殷正茂面带不解。
“刚才我出门前,已向海佥院写信,告知他此事详情,他当下正在杭州巡察,不日就能抵达南京,让海佥院巡察此事,绝对比陛下下令让三法司调查更靠谱,不但迅捷而且不会打草惊蛇!”
“好主意,好主意,就该如此!”殷正茂的脸色缓了下来。
要打司礼监的脸,打内廷的脸,必须要有实证,当下的三法司是无法与海瑞相比的。
海瑞的奏疏,比《大明律》都令天下人信服。
“此事咱们便先压着,不告知任何人,然后等海佥院的消息,连张阁老、申阁老也不说!”
沈念认可地点了点头。
张居正与申时行为了新政改革皆是不愿与内廷产生矛盾的。
但沈念与殷正茂则都觉得内廷宦官势太大。
如今他们就如此猖狂。
待小万历亲政后,他们将会更加无法无天,能提前惩治,就要提前惩治。
……
八月二十二日,午后。
天气湿热。
苏州地界,一处驿馆中,海瑞刚读完沈念寄来的书信。
他与沈念在私下经常有书信往来,此乃小万历默许,并无不妥之处。
沈念恳请他彻查南京国子监监生邹闻东提出的三件事,并找到邹闻东,护卫他的安全。
其实,海瑞在得知南直隶巡案御史曹正落水而亡后,便朝着南京方向赶去。
他欲祭拜一番曹正,后者的品格,海瑞是非常认可的。
海瑞没想到南京这群官宦竟如此嚣张,不但骗朝廷赈灾银、挪用赈灾银,竟还敢暗杀巡案御史。
沈念在书信中还提醒海瑞小心,对方被逼急了什么事情都能干出来。
对此,海瑞丝毫不惧。
一方面他根本不惧死,另一方面是与只有十余名护卫的曹正相比,朝廷为海瑞安排了五十多名专门护卫他安全的锦衣卫,这些锦衣卫对海瑞忠心耿耿,且手中不但有兵器、弓弩,还有火器。
随即,海瑞便下令命数名锦衣卫暗探先奔向了南京城。
不同于其他御史的乡下暗访、城内明访,海瑞巡察全是暗访,且暗访手段非常丰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