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太太的两个儿媳闻声从屋里出来,都是三十多岁的年纪,一个叫春梅,微胖,笑容有些腼腆;一个叫秋菊,瘦削些,眼神更大胆,好奇地打量着肖岷这个陌生而英俊的男人。
安顿下来后,肖岷便在屯里及周边慢慢走动。他感受着这里与天水镇截然不同的气场——贫穷、闭塞,但却有一种原始的、贴近土地的生命力。掌中那颗天外奇石似乎也对此地环境有所感应,微微发热,引导着他吸收着山中更为纯净却稀薄的灵气。
落云坡是一个远离城镇的偏远村寨,村中青壮男人大多外出务工,留下的多是老人与妇孺。
晚饭后,他又信步出门,与几位坐在石头上闲聊的老人搭话。初次见面,未有多言,他只随口问起“落云坡”这个名字的由来。
一位老人顿时来了兴致,向他讲述起一桩古老的传说。这村寨已有数百年历史。
明代时,此处尚无人烟,唯有群山环抱,一水蜿蜒。某年某日傍晚,西天晚霞渐次垂落,徐徐笼罩群峰,最终覆于河谷之上。霞光落处,竟先后迁来三姓人家——章、柳、贾。他们在此扎根,世代繁衍,渐成村落。因有人烟,环境渐易,后来亦不断有逃荒者迁入落脚。如今,落云坡三屯相邻,已有五百余人。
肖岷来到这里当天,便得知此地名字的一个传说,他对这些地名的传说不以为然,因为很多地方都有地域名字来源的文化色彩。
然而,正如五爷所言,红尘浪涌,亦是道场。这封闭山村的人情世态,很快便以一种意想不到的方式呈现在他面前。
肖岷的出现,像一颗石子投入了沉寂已久的池塘,在柳林屯乃至整个落云坡的妇孺圈子里激起了层层涟漪。
他挺拔的身姿、沉静的气质、英俊的容貌,以及那明显不同于山里男人的干净与斯文,都成了女人们私下里窃窃私语、目光流连的焦点。
章老太太家的春梅和秋菊,近水楼台,表现得尤为明显。春梅总是抢着给肖岷送热水、送吃食,脸红红地不敢多看他;秋菊则大胆得多,时常借口问些外面世界的事情,倚在门边和肖岷说话,眼神火辣辣的。
不止她俩,肖岷在屯中散步时,常能感受到来自不同方向的注视。有些晾晒衣物的妇人会故意放慢动作,偷偷瞄他;在河边洗衣的姑娘们见他路过,嬉笑声会陡然变大,又或者瞬间安静下来,只剩下羞怯的眼神交流;甚至有些胆大的寡妇,会直接隔着篱笆问他从哪里来,有没有成家。
肖岷是何等人物,岂会察觉不到这些?他心中了然,却如古井无波。家中慕雪之温婉,晴羽之明丽,皆是人间绝色,更与他情深意重,共历磨难。眼前这些山村女子的示好,或许源于生活的孤寂,或许源于对外界的向往,但于他而言,不过是修行路上所见众生相之一隅,心中唯有悲悯与理解,并无半分旖念。
他总是温和而有礼地回应,保持着恰到好处的距离。对于明显的暗示,他便假装不解风情,巧妙避开;对于单纯的热情,他便道谢接受,但也会拿出一些随身带的糖果零食分给她们的孩子,将焦点转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