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年崔杼弑其君的时候,齐国有一个叫陈不占的官员。
当他听到王宫有乱的时候,他还在吃饭,听到这消息后,吓的是连筷子都拿不住了。
可他却依旧让人带他去王宫,他要去护卫王上,要为国平叛。
结果一路之上,都是两股颤颤。
同行的人跟他说,既然你这般胆小,那不如回去躲好。
结果陈不占回复了一句,胆小是他自己的事,平叛是国事,怎能因自己的事而放弃为国平叛呢?
可还没走到王宫,半路上听到有刀剑碰撞之声,陈不占就被生生吓死了。
就这样一个人,在他死后的数百年后,齐国依旧有着他的故事,甚至还将他评为了齐国第一勇士。
对于这故事,跟在陆远身边的史官,那是奋笔疾书,将这事情给记录了下来,但陆远并没有太大感触。
一来是陆远知道这事。
二来,此时的陆远,对于一人一事一国的变迁发展,已经不放在心上了。
他虽然在走,虽然生活方面宛如常人。
可实际上,陆远却不知是何时,进入到了某种奇妙的境地之中。
对于外界的很多事情,陆远都显得很是淡然,似是无情之人一般。
除了陈不占的事情之外,这一路上,他们还听到了关于专诸要离的故事。
有兵家孙武的,有儒家孔子的,有道家老子的,也有各家各派,如墨家,法家等等。
春秋战国,真可谓是一个思想百花齐放的时代了。
但这些,跟陆远似乎没有关系,又似乎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一路走一路悟。
也不知是过了多少年月。
身边的史官早已不知去往了何处。
春去秋来,年复一年。
陆远一直在走,也一直保持着顿悟的状态。
“遂古之初,谁传道之?
上下未形,何由考之?
冥昭瞢暗,谁能极之?
冯翼惟象,何以识之?
明明暗暗,惟时何为?
阴阳三合,何本何化?
圜则九重,孰营度之?
洪泉极深,何以窴之?
地方九则,何以坟之?
应龙何画?河海何历?
鲧何所营?禹何所成?
灵蛇吞象,厥大何如?
黑水玄趾,三危安在?
延年不死,寿何所止?
...........”
这天,陆远来到了楚国地界。
忽然听闻到了一道声音。
声音之中透着些郁郁之感。
可第一句遂古之初,谁传道之?
却让陆远停了下来,也从先前的那种状态中转醒了过来。
“嗯?《天问》?今夕何年?”
当一首天问诵读完毕之后,陆远彻底从顿悟状态转醒了过来。
看着面前的建筑,陆远稍稍愣神了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