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可真是不比秦桧的待遇差啊”
程野披着雨衣走进站务楼,将沾着些许还未消融冰片的雨衣脱下,递给门口的工作人员处理。
随后他抬手拍了拍肖顺天雕像的头,还有点热,也不知道被哪个人刚刚证明完忠心。
随后,他转身顺着楼梯往三楼走去,目光掠过墙壁上的一幅幅画像。
基本都是检查站的大事件,从初创到现在,程武的脸庞足足持续了一层半,直到二楼快到三楼才切换为第二任站长。
站在楼梯口,程野调整呼吸。
虽然不知道首次基建会议丁以山安排了多少人参加,有多少东人,有多少西人,但想来必然是一场严格的筛选。
就像铁饭碗上岗前的层层考核,或许先有笔试,再经几轮面试,最后还得通过小规模测验才能脱颖而出。
毕竟这场迁徙者安置的大事,对检查站而言既是机遇,也可能是毁灭。
做得好,检查站就能将权力稳稳地延伸到外城,真正掌控发展的主动权。
做不好,那下一个跪在门口的雕像,说不定就是丁以山了。
上到三楼。
这座从旧时代传承下来的大楼,看样子以前就是政务中枢。
整个三层都是会场,气派程度远超检查站改造的大剧场,木质地板被打磨得锃亮,空气中弥漫着旧纸张与松节油的混合气味。
“程检查官,这边请,那里是后门。”
江川的声音从侧方传来,程野停下脚步,回头露出一抹浅笑。
“您今天的气色看起来很不错.”
“是吗?”程野扯了扯嘴角,语气带着几分调侃,“可能是因为这种鬼天气不用执勤吧。”
“是吗?”
江川笑着重复了一句,侧身做出请的手势。
程野却没立刻进门,目光扫过会场入口,随口问道,“第一轮有多少人?”
“获得执勤资格的检查官里,除了目前正在执勤的16位检查官,其他所有人都收到了邀请.嗯,王检查官是例外。”江川的回答很利落。
好吧。
看来他不是特殊的那个人,王康才是。
目前留在检查站内的检查官不算王康,一共有96人,按照最新一轮的执勤规则,每天只需要16人即可维持三座检查站的正常运转。
也就是说,到场的检查官应该有80人。
程野心底默默计算了下,顺着江川推开的门扉,一步踏入会场内部。
里面的布局有些出乎意料,既不是学校大礼堂那样的排排坐,也不像大剧场那样的阶梯教室,反倒有点像电影里丘吉尔演讲的会场:
中间是凹陷的圆形区域,摆着一张巨大的红木圆桌。
两侧则是抬升的看台,沿着阶梯一圈圈向上延伸,每个座位前都有小桌板,像镶嵌在墙壁里的蜂巢,规整又带着几分肃穆。
丁以山正坐在中间的圆桌主位,面前堆着一摞摞资料。
让程野有些绷不住的是,丁站长今天竟然架了副老花镜,银边镜片后的眼神少了几分平日的锐利,多了些温和,看起来就和他高中时的历史老师似的。
等他走进会场时,丁以山恰好适时抬头。
两人目光接触的瞬间,丁以山微微颔首,似是肯定,又似是例行公事的招呼,让人完全猜不透这只老狐狸的深浅。
哈林则站在圆桌旁边,手里捏着个厚厚的资料夹确认着什么,不时示意工作人员分发纸质资料,看起来非常敬业认真。
但随着丁以山转头,也跟着看向了他,脸上挂着一抹恰到好处的淡笑。
有了正副站长带头,落座的检查官们也纷纷顺着丁以山的视线望过来,目光各异,却没人出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