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念头刚冒出来,便被他压了下去。
眉头微蹙间,脑子里闪过的全是麻烦,派两人前去尚且要提防东西派系的矛盾滋生,四人共处,怕是要直接在废墟里上演权力争夺战。
这一点必须提前留意,等深层次评估结果出来,得召集核心成员好好商议一番。
再往下翻阅,选择开始变得五花八门。
这一处、那一处,多则三五人,少则一两人,大多没什么特别值得留意的地方。
忽的,丁以山的目光顿住了,落在“大波镇”三个字上。
这里有三人选择,前两位都是三期检查官,他随手便翻了过去,直到看到最后那个名字,眉头几不可察地挑了挑。
这小子,怎么选了这里?
作为所有备选地点中最靠近水系、甚至与临江支流直接接壤的镇子,大波镇的水患是明摆着的大麻烦。
带着流民去那里,头一件事就得跟旁边的白水河较劲。
可现在的包干是招募制,流民一听要去水边冒险,能有几人愿意跟着走?
换成那两个三期检查官,丁以山都觉得悬,更别提一个刚入职没多久的见习检查官
他这么想着,从堆积的密封牛皮袋里,按侧沿标记找出了程野的答卷。
这些试卷今晚就得送进超算中心,由系统根据内置模型分析可行性,再生成第二轮考题。
若是首轮答卷被超算判定为“不合格”,便会直接筛掉。
不过最终决定权仍在他这个总站长手里,就算程野答得不尽如人意,单凭他是包干计划发起者这重身份,丁以山也打算让他出去试一试,权当人才培养。
只是那样的话,选址就由不得程野做主了,检查站会把他安插在最安全的区域,自由度要大打折扣。
旋开牛皮纸袋背面的棉线封口,里面的答卷沉甸甸的,显然写了不少内容。
丁以山没来由地生出几分期待,脑中不由闪过那天在办公室窗边的场景。
冷风刺骨,年轻人却热火张扬。
“外面有点冷,你们年轻人着的住。”
“好啊,就让我看看你这年轻人身子骨到底有多硬!”
抽出答卷,只一眼,丁以山便忍不住扬了扬眉头。
好工整的卷面。
其他人的答卷,或是有错漏后在旁边涂改,或是临时用括号补加段落,虽不影响,终究显得杂乱。
可程野的答卷,竟干净得像打印出来的一般,没有任何删改痕迹,连字迹都透着一股沉稳劲,笔锋起落间,看不到半分年轻人的毛躁。
他不由得端正了坐姿,扶了扶老花镜,开始仔细翻阅。
果然,前半部分就异常出彩,由简及深地陈述了选择大波镇的理由,条理清晰地罗列了此地的独特优势与明显劣势。
但这些并未让丁以山感到意外,即便看到程野精准点出水患隐患,他的神色也依旧平静。
能提出包干理论,还敢当面指出他考虑不周的年轻人,显然不能用“见习检查官”的标准来衡量。
甚至直到今天,丁以山也没完全摸透,程野的知识储备究竟深到何种程度,内城给的资料完全就是一坨狗屎。
“明白水患,却还是敢选在这里,要么是纸上谈兵,盲目自信惯了。”
“要么就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