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老平时看着寡言少语,没想到才是更加深藏不露的那个。
“当年拓荒的时候,不管是当地的聚集地还是庇护城,主力消费人群其实是我们这些拓荒兵。”
何老继续说道,语气里带着点自嘲,“倒不是因为我们多有钱,而是因为我们有稳定的军饷,而且干活累、随时可能遇到危险,所以大家都不介意花钱,累了就想吃点好的,渴了就想喝点顺口的,哪怕月底攒不下钱,也想让当下过得舒服些。”
他说着,大龙、二龙和几个民兵都忍不住笑了,脸上带着不好意思的红晕。
当年的日子确实苦,风餐露宿是常态,可每次领到军饷,都会约着去聚集地的农家馆子搓一顿,哪怕只点一盘炒蚁狼肉、一碗浑浊的烈酒,也觉得痛快。
现在回想起来,苦是真的苦,可那份及时行乐的逍遥,也是真的难忘。
“何老说对了。”
程野不再卖关子,语气变得郑重,“卫星城开启建设后,幸福城短期内会重点补贴外面的迁徙者,只要他们肯去卫星城干活,就能拿到稳定的工资,而且比在缓冲区当临时工高不少,这些人,就是眼下最有消费力的群体!”
“他们刚从荒野过来,没什么积蓄,但有稳定收入,又刚脱离吃了上顿没下顿的日子,肯定愿意花钱改善生活,买条新鲜的鱼比顿顿吃营养浆强。我们把鱼卖给他们,既能赚回工资成本,也能让他们过得舒服些,同样算是互惠互利。”
关于销售,肯定没有程野说的这么简单。
怎么把鱼运到各个卫星城?是设固定摊位还是流动售卖?定价多少才能让迁徙者接受又保证利润?
这些都是问题。
但显然,这会不是谈这些细节的时候,得先启动大波镇的建设再说。
见场中众人的眼神越来越亮,显然已经被说动,程野手指立刻转向第三个小框。
【轻工业】
“大波镇有一座水电站,能够提供近乎于无限的电量,这是发展工业的基础。而我要做的,就是依托前期渔业的收入,将轻工业发展起来。”
“你们注意到一件事情没有,幸福城的基础工业虽然起来了,但关于生活消费品这一方面,几乎还是空白。例如杂货店最便宜的笔记本,也要25个币,铺开产业链后完全可以压缩到10币。又例如建设卫星城后的房间装修,我们做一个电灯工厂,会有多少人找我们消费?只要能抢先占据市场,哪怕一个细分市场,往后就有源源不断的资金来发展镇子、发展社区。”
关于最后的大饼,程野语速极快,几乎不给其他人反应时间。
这是用来促成合作的,坚定大家决心,而非短期内能落地的计划。
说真的,他还想在幸福城做电视机,而不是只有一个收音机,让人们下班能看会儿节目放松。
想组建剧组,拍些记录感染源特征、荒野生存技巧的纪录片,帮更多人在废土活下来。
甚至想搞汽车制造、研发智能设备,幸福城的基础工业已经有了雏形,只要卫星城能铺开,消费人群到达一个量级,这些都不是天方夜谭。
但这些,对还没完全脱离“温饱线”的社区众人来说,太遥远了!
说出来反而会显得不切实际。
不如先把“轻工业”的种子种下去,等大波镇真的发展起来,一切都会水到渠成。
“程哥,鱼都杀完了!”王康擦着手,从商场侧面的入口走进来,语气里带着点意犹未尽的遗憾,“本来还想多练练就手,结果大家一人分个四五条,没一会儿就处理完了,我这刀刚磨快呢!”
这话听着是汇报鱼获处理的进度,可程野嘴角却不由勾起一丝笑意。
小康啊小康,你小子还来的真是时候。
果不其然,这句话彻底击中了所有人的心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