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轻巧巧,就把这事揭过了。
等把人一打发走,这马巡捕仍觉不对,又另寻了个人来问,果然与前头这巡捕所说差不离。
他转头便出了朱雀门,去得州桥方向,找了个熟人探话,只问那新来的秦判官可有带什么人一道上任。
那熟人同他老交情,想了想,道:“是带了几个人,不过也没甚要紧——府衙里头杂事成堆,他才那几丁人,顶什么用?还不是得指望我们这些个老人。”
马巡捕又问他晓不晓得秦判官带来的人都安排进了哪里,都是什么来历。
“这我就不清楚了。”那熟人道,“不过里头有一个年轻人也姓秦,叫什么秦纵,也不知同秦判官什么关系,安排去了左右军巡院,听说还是个公子哥,出手顶阔绰的,前次请喝饮子,都请到我这二门外的头上了。”
马巡捕一时手都抖了,谢过了熟人,当即回头。
他脚步匆匆,立刻让人把那刁子叫了出来,将那沉甸甸一方布包的银饼还了回去,也不说旁的,只说最近巡铺里头事情多,巡兵来来往往,上头也盯得紧,自己抽不出手来,这个忙就帮不了了。
退回去了银饼,马巡捕一下子就松了口气,回得朱雀门巡铺,又把先前那当班巡捕喊了过来,吩咐道:“罢了,我也是好心没好报,要是那宋家食肆的小娘子想到太学门口摆摊,仍旧叫她去吧,也别管了,这些个学生,沾不得一点!”
那巡捕听得这话,却是“啊”了一声。
“既是摆摊,摆在哪里不都一样?”他竟是忍不住劝了起来,“今日本来都说好了,叫那小娘子来咱们后巷摆,许多兄弟都说她那糯米饭、烧麦做得好,依我看,也不必去管,依旧叫她来,先摆几天摊,说不定摆着摆着,她只觉咱们这里好,就不肯回太学了!”
“到时候,咱们也有好早饭吃,她也不去找麻烦,您也松一口气,岂不是好?”
这一番话说下来,那马巡捕听得一愣一愣的。
他忍不住看了看对面手下,暗想:这人,到底帮我分忧,还是帮宋家女儿说话,嘴馋她那一口吃的?
朱雀门的马巡捕只要把银子退回去,就算是扔掉了烫手的山芋,一身轻松。
可抱着那沉甸甸银饼的刁子,犹如抱着一大捧烫手山芋,简直不知如何是好。
前次才被当家的指着鼻子骂了一通,他不敢再用那等俭省办法,只好请了讼师帮着理了当日的买卖文书,果然捉出里头许多问题,又发现那契书上不少疏漏。
找出了不妥,自然要改。
但这一回京都府衙里惯熟的胥吏却狮子大开口,张嘴就要八十贯。
本来漫天开价,坐地还钱,自己不过还个价,对方直接翻了脸,只嚷着“你别杵着,我不搭理你,喊你们廖当家的来说话”。
办不好差事,还要上头出面,刁子自然怕挨骂,还没来得及说,此刻又添了马巡捕推脱的事,更要命了。
他只好苦着脸,紧着肉,去找了廖当家的。
这一回,廖当家的没有扇他巴掌,一个反手,就着还发烫茶水往他脸上一泼,骂道:“废物!”
刁子被烫得脸都痛了,却不敢擦,只好半跪着陪笑道:“当家的消消气!消消气!小的也没料想到会变成这样——从前都好好的,今次本以为小娘子好拿捏,谁晓得……”
廖当家气得脸上的肉都抖,喝道:“驴都比你机灵!为了省那一丁点钱,你给我惹出多少麻烦?!”
又问道:“那现在是要怎么办?”
刁子的头皮都麻了,道:“最好……最好是重新做三份契书,房契、地契都要快快改名,另有那买卖文书,也要添盖上楼务司的印。”
“就这一点小事,刘二敢管咱们要一百二十贯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