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预备做个乱七八糟焖饭。
其中主角是腊味,但东西放得杂,也不好称为腊味饭。
宋妙见那大饼做事、出力,虽是十分扎实,刀工却有些随意,便过去问他道:“你这样切菜,是不是多用小臂出力?”
那大饼从未想过,也无人问过,不过怎么方便怎么来,闻言自己感受了一下,果然如此,忙做点头。
宋妙道:“我看你常用手臂朝下按压,又总拿小臂出力,这样一旦压偏,错了刀锋,角度就会不同,食材切得也就大小不一,这便算了,还容易手腕痛。”
又教他怎么用小臂带手腕,又怎么用手腕发力,刀随腕走等等。
她先前教程二娘时候,同现在教大饼时候,都是非常细致,不但言传,还会手把手地带着做。
虽非什么诀窍,不过是前人总结出来的寻常经验,但还是比生手自己一个人胡乱摸索,要好得太多。
大饼按着宋妙所教试了试,刚开始时候有些不习惯,毕竟不同于从前做法,慢慢改着改着,顺着切下来,果然不那么容易累了。
宋妙看他切了一会腊肉,又道:“熏腊肉质地硬,今日做的焖饭,要拿砂锅焖煮,并不怕煮不透,但若是要用来炒,这等烟熏之物,干硬异常,最好先蒸制一回,才易软易嚼。”
又同他说做焖饭时候,腊肉腊肠最好要薄切、斜切,这样才能叫肉尽可能挨着米饭,将油香渗透其中,但薄又不能太薄,以免吃腊肉、腊肠时候,风味太寡。
大饼是跟过师傅,白做过两年打杂小工的,太知道想学本事有多难了。
他先前对宋妙就依从景仰十足,此时又跟着做了一顿饭,更是变得跟只小鸡崽似的,把宋妙当做自己刚破蛋时候,眼前第一个见到的活物,走到哪里都要跟着,什么都照着做。
活物宋妙见这小孩劲头十足,也不去打击他,慢慢地使唤,细细地教。
一时食材处理妥当,她看着时间下猪油炒了一半腊肠腊肉粒,复又下香菇丁、胡葱丁、胡萝卜丁,炒香才加盐,再放泡软的米轻轻同炒。
等到炒匀,米粒混匀在一应食材里,下一点酱油,添了没过生米半指的水,才又分盛进三口大砂锅,其余装不下的,就留在大铁锅中。
米饭刚半熟,外头已经传来嘈杂人声。
一时那屋主匆匆进来道:“外头秀才公们回来了!”
村口处,眼见那些个年轻学生跑得飞快,一个个猴儿似的奔进各处屋子里,落在最后的卢文鸣忍不住暗暗叹了口气。
他已经年过四旬,比不过这些后生们生龙活虎。
今日在外奔波了一天,跋山涉水的也就算了,方才量测时候,一不小心滑了一下,右脚连鞋带裤腿都湿了。
带来的换洗衣服不多,鞋子也只有三双,前几天赶路,少不得弄脏弄湿的,如今脚上是最后一双,也都浸满了黄泥水,一走一脚水,实在难受得厉害。
他心里很烦闷,只烦闷无处、也无法诉说。
这把年纪,家中上有老,下有小,自己读了多年书,一直读不出成绩来,因不想一辈子叫父母妻子养着,干脆托人介绍,投到一位官人门下做幕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