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见锅里汤汁还剩小半,此时再下极多仔姜片,添柴生大火,拿那火来收汁,不停翻炒,炒到汤汁浓稠,最后才下莴笋块同泡发的腐竹——这两者是用来搭头配菜的。
一时菜成,鸭肉油光光的,表皮颜色比金黄更重一点,又比酱色更亮一点,通身的热气带着香气四处乱窜。
一锅鸭肉,其余都是斩小块,但又有几只鸭腿是宋妙交代过,特地要整的。
她先把整腿单独拿出来,又选了些鸭胸肉块,待其稍稍晾凉,撕成条,又挑出来些鸭胗、鸭心、鸭肠之属,一并用干荷叶包了,给一点汁、多多仔姜片,若干莴笋条并腐竹,收好放在一旁——这是给众人出门随身带的干粮配菜。
等众学生从各自房间里收拾好东西出来,就见到大饼端上来热热闹闹的两大盆菜。
一群人一围而上,几乎是抢着吃起了东西。
卢文鸣已经把先前那炊饼收起来,再不复先前在厨房里的傻呆呆模样,手脚也利索了,头脑也清楚了,甚至鼻子都能闻到更清楚的香气了。
他赶忙夹了一块肉,刚送进嘴里,就忍不住笑了起来。
也不知是不是放下了心结,他今天的胃口格外好,鸭子也格外香。
是很浓郁的动物脂肪香,又因是生炒,并未焯水,那鸭肉的原香一点都没有损失。
跟其余禽类不太一样的地方是,鸭肉更容易带臊,但脂肪往往更厚,肉质也更耐煮,煸炒之后,皮和肉之间那一层油脂被火一灼一爆,跟汤汁混在一起,是一种极有存在感的荤香。
那荤香已经彻底跟汤汁融合为了一体,吃肉时候那味道是从肉的肌理间咀嚼出来的,肉很有肉感,紧实,但又一点都不韧,很耐嚼,偏偏好咬。
鸭皮煸得焦香之后再焖煮,吃起来既有锅气同焦香味,但偏偏还是软糯的。
肉也好,皮也好,早已入透了味,刚开始吃到的是咸鲜带一点麻的酱味、香料味,继而那姜辣味就渐渐钻了出来,越吃越明显,简直无处不在,又香又辛辣。
全程用酒不用水,吃起来鸭肉只有酒香,并无酒味,反而那酒很好的拔出了鸭腥味,使得肉质自带一股麦香同麦甜味,肉质又更软。
仔姜本就比老姜清爽脆口,水分也足,用酒来焖,让姜在自身清爽辛辣之外,辣味又变得柔和太多,入口也好,吃起来也罢,都很轻松,辣舌而不辣喉,胃里还暖烘烘的。
鸭肉又浓又鲜,靠着那仔姜,一点都不腻,肉感十足,肉汁更足。
吃了鸭肉,再吃姜片,清清爽爽,辣辣脆脆,一下子就清了口。
除却鸭肉,那腐竹吸饱了汤汁,软乎乎,带着的豆香和浓郁的鸭肉香,莴笋是很脆口的状态,带一点甜,汁水虽然不多,但很嫩,全不抢味,只乖巧听话地帮着打扫嘴里被鸭肉香和姜辣味攻打过的战场。
这一道自然也是下饭菜。
卢文鸣才吃了一块鸭,就连着扒了好几口饭。
等他夹多了几块后,碗里的饭已是逐渐被汤汁渗透。
那汤汁融合了鸭肉的荤香,仔姜的辣口清爽,又有酱油并腐乳的醇厚,裹在饭上,香香的,清辣,滋味极美,又勾魂,又勾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