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悟点头。
实际上他早就考虑到了这一点,已经要求内务部挑选地点建设星系粮仓,并依次储存粮食。
根据预期,星系粮仓储存的粮食足够明日文明百年用度。
“百年么”离野思索。
若是用高科技冷冻技术,确实能做到这一点。
接下来的时间里,二人边参观边聊事情。
“你们将经济体系建立好了没”离野问。
“已经确立好了。”林悟回答,“接下来就是给民众分发明日币,使其在伯恩利星系中流通使用了。”
三个月的时间里,内务部和金融部携手完成了经济体系。
从明日币的初始购买力、到基础的银行系统和支付结算系统,再到经济法律框架,全部都已经完善。
现在要做的,便是给明日文明每个公民账户中发放一笔基础数量的明日币,作为启动资金,以便快速在市场上流通起来。
“所以你们打算一个人发多少呢”离野又问。
林悟扶了扶眼镜。
“一人1.5万明日币。”
这一数字是经过计算后得出的。
相当于一个成年公民三个月正常生活所需的吃穿用行消耗。
实际上明日币的购买力还算是高的,一枚明日币能够购买一包星际零食。
这笔保障金,足以使公民们在3个月内有充足的时间去料理好自己。这笔钱会像活水一样迅速流入市场,从而逐步盘活整个经济循环。
而原先的贡献点数制度,则是被完全取代。
“光是这样还不够,若是想要让伯恩利星系完全盘活,我们就需要让公民们自己开店。做生意才行。”林悟提醒。
毕竟货币只是血液,商业活动才是让血液流动起来的心脏。
一个真正强大的经济体,根基在于无数个活跃的微观个体。
归根到底,即是“生产权”问题。
早在明日号上时,离野就意识到了这一点。但由于移动城市特殊的体系,“生产权”无法下放到居民个人,因此只能作罢。
明日联盟内部其实是没有经济体系的,衣食住行全部都由官方包揽生产,居民们则是通过挣来的贡献点数去购买。
本质其实是官方垄断了生产权,居民只是被动的消费者和劳动者。他们的创造力、主动性被完全压抑。贡献点数制度更像是一种物资配给凭证,而非真正的货币。
这种体系俨然是死气沉沉的经济泥潭。
而现在,离野要让这片死水完全活过来。
经由他的授意,内务部和金融部开始协力合作,指定起了“伯恩利星系民营经济促进法”。
该法案的内容是允许并鼓励任何公民,以个人或合伙形式,申请从事法律未禁止的一切生产经营活动。
从开一家小餐馆,到成立一家星际货运公司。
在规定时间内,伯恩利星系的工业区将以成本价出售给创业者生产机器,至于技术更是免费。
不仅如此,居民们原有的贡献点数亦将按照一定比例兑换成明日币。
在日后,伯恩利星系的个体经济和公司经济将如同雨后春笋般冒出来。
很快,他又意识到了一个问题。
“如果是创业的话,光是刚发的1.5万明日币怕是不够。咱们要不要给居民们多发点”
林悟摇了摇头。
如果初期钱发得太多,容易引发通货膨胀。
“关于创业钱不够的问题,我们可以发放贷款。”他提醒。
在金融部和内务部的主导下,一个庞大的星系机构就此成立。
伯恩利星系央行。
它就相当于是一只“看得见的手”,负责在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自发调节之外,进行精准、逆周期的宏观调控,确保明日币的稳定与整个经济航道的平稳。